|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重金属污染概述 | 第11-16页 |
|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1-13页 |
|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第13-15页 |
|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5-16页 |
| ·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6-19页 |
|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 第16-17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7-19页 |
| ·生物炭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生物炭概述 | 第19-20页 |
| ·生物炭的制备 | 第20-22页 |
| ·生物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第2章 肉骨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7-35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29页 |
| ·产率和灰分 | 第29页 |
| ·生物炭CHN元素分析 | 第29页 |
| ·生物炭pH的测定 | 第29页 |
| ·生物炭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29页 |
| ·生物炭表面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 | 第30-31页 |
| ·生物炭的比表面积 | 第31-32页 |
| ·生物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特性 | 第35-52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供试生物炭 | 第36页 |
| ·Pb~(2+)吸附实验 | 第36-37页 |
| ·Cd~(2+)吸附实验 | 第37页 |
| ·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38页 |
|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9-43页 |
| ·等温吸附分析 | 第43-46页 |
| ·生物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2-6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 ·实验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 ·供试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设计 | 第54-55页 |
| ·样品分析 | 第55-56页 |
| ·数据处理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 ·生物炭对污染土壤pH的影响 | 第56-58页 |
| ·生物炭对污染土壤CEC的影响 | 第58-60页 |
| ·生物炭对污染土壤SOM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生物炭对铅、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 第63-74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 ·实验试剂 | 第63页 |
| ·实验仪器 | 第63-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 ·供试材料 | 第64页 |
| ·实验设计 | 第64页 |
| ·样品分析 | 第64-66页 |
| ·数据处理 | 第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 ·生物炭对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第66-68页 |
| ·生物炭对土壤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 ·生物炭对土壤铅镉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