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受教育程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城镇居民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标第16页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第16-19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创新性第18-1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9-37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幸福第19页
     ·主观幸福感第19-20页
     ·自我效能感第20页
   ·两种幸福观与幸福观的培育第20-23页
     ·中国儒家学派的幸福观第20-21页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第21-22页
     ·幸福观的培育第22-23页
   ·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分析第23-28页
     ·人格因素第23-24页
     ·社会人口学因素第24-26页
     ·经济因素第26-27页
     ·自我效能感第27页
     ·制度因素第27-28页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第28-29页
   ·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29-35页
     ·国外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29-33页
     ·国内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33-35页
   ·文献综述述评第35-37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7-48页
   ·数据说明第37-43页
   ·变量描述第43-44页
   ·因子分析第44-46页
   ·研究假设第46-47页
   ·中介效应模型第47-48页
第4章 受教育程度影响主观幸福感路径的回归分析第48-56页
   ·受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的回归分析第48-50页
   ·受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感间接影响的回归分析第50-56页
     ·受教育程度通过影响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分析第50-52页
     ·受教育程度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分析第52-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建议与对策第56-64页
   ·对政府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第56-60页
   ·对高等教育学校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第60-61页
   ·对高校大学生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第61-64页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附录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工程项目治理中业主方和承包方协作行为博弈分析
下一篇: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民办教师激励问题研究--以DFMZ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