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北京团结湖居住区外环境改造“微设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老旧小区的发展第8页
     ·北京市老旧小区的相关政策第8-9页
     ·北京市老旧小区的现状第9页
     ·老旧小区的改造需求第9-10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团结湖居住区的相关研究第10页
     ·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研究第10-11页
     ·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相关研究第11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第11-13页
     ·研究对象第11-12页
     ·研究范围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14页
     ·现实意义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现场调研访谈法第14-15页
     ·分析与归纳法第15页
     ·图解分析法第15页
     ·实践检验法第15-16页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团结湖居住区外部环境发展现状分析第18-32页
   ·团结湖居住区历史沿革第18-20页
     ·“团结湖”名称由来第18页
     ·辖区范围变更历程第18-19页
     ·辖区建筑建设顺序第19-20页
   ·团结湖居住区的特征分析第20-25页
     ·团结湖居住区建筑形式第20页
     ·团结湖居小区的规划布局第20-24页
     ·团结湖小区的指标变化第24-25页
   ·团结湖居住区居民特征分析第25-28页
     ·团结湖居住区人口特征第25-27页
     ·日常活动特点第27-28页
   ·团结湖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第28-30页
     ·居住区公共空间第28-29页
     ·居民停车情况第29页
     ·资源回收情况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老旧居住区外部环境改造设计的策略第32-50页
   ·外部环境改造设计的常规策略第32-36页
     ·常规策略的具体措施第32-35页
     ·常规策略的特点第35-36页
   ·外部环境改造设计的“微设计”策略第36-40页
     ·“微设计”的概念第36页
     ·“微设计”的策略第36-40页
   ·“微设计”的设计层面第40-48页
     ·激发社区活力第40页
     ·增强社区认同感第40-44页
     ·优化公共设施第44-47页
     ·提高社区生态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团结湖居住区外部环境改造设计方案第50-72页
   ·社区交往第50-56页
     ·活动场地与停车位并存第50-52页
     ·围墙转换为交往空间第52-56页
   ·社区服务第56-62页
     ·优化回收站功能第56-59页
     ·旧家具再利用第59-62页
   ·社区活动第62-66页
     ·引入活动集市第62-65页
     ·重塑社区景观第65-66页
   ·社区形象第66-70页
     ·增加趣味公共设施第66-68页
     ·墙面与色彩结合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一:团结湖居住区A地块概况统计表第78-80页
附录二:团结湖居住区A地块设施及使用情况统计表第80-82页
附录三:《从微设计角度提升老旧小区外部环境品质》项目方案第82-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驿道沿线村落演变与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延庆地区为例
下一篇:老年住宅的低层高密度及分期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