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信贷类业务中保证金质押的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一)实践背景第11页
  (二)法律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研究范围第12-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其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信贷类业务中保证金安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第16-27页
 一、我国关于保证金质押的一般理论解读第16-18页
  (一)以金钱出质适格性为基础的金钱质押理论及其影响第16-17页
  (二)保证金质押的构成要件的基本说法第17-18页
 二、国外对应业务和法制之鉴——以美、日为例第18-21页
  (一)美国和日本的对应立法和实践第18-20页
  (二)观察国外立法例和实践的几点总结第20-21页
 三、我国保证金质押的类型化解读第21-24页
  (一)第一类:借款人或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第21-22页
  (二)第二类:担保公司提供的保证金第22-23页
  (三)第三类:房贷或其他类按揭业务售方保证金第23-24页
 四、当前保证金质押在操作和法律风险上的共性第24-27页
  (一)由出质人而非金融机构开设账户存放第24页
  (二)保证金往往交付于借款确定之前的授信阶段第24页
  (三)保证金很少对应单笔债权债务第24-25页
  (四)引发保证金质权纠纷的法律风险具有类似性第25-27页
第二章 保证金质押的操作和审判实践的实证分析第27-41页
 一、实证研究在本章的具体运用的说明第27-31页
  (一)借助实证分析的目标和可行性第27页
  (二)实证研究的限制、影响及解决结果第27-28页
  (三)具体观察要素、问题设计及量化工具第28-31页
 二、案例样本的整体状况及相关实践问题归纳第31-36页
  (一)审判机关对三要素的审查依据和方法不统一第31-33页
  (二)商业实践在外观公示、突破最高额担保方面需求强烈第33-34页
  (三)司法观点高度分化,有地方对保证金出台备案制度第34-36页
 三、三大类保证金的个性问题及其渊源探析第36-41页
  (一)担保公司的保证金:与借款人缴纳的保证金伴生第36-37页
  (二)借款人和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联保体、联保基金已成主流 27 (三)房贷和类按揭业务保证金:功能复杂,定位模糊第37-38页
  (三)房贷和类按揭业务保证金:功能复杂,定位模糊第38-41页
第三章 现行法律框架下保证金质押的构成要件分析及操作建议第41-48页
 一、关于构成要件中的书面约定要件第41-42页
  (一)要件分析第41-42页
  (二)现行法下的操作建议第42页
 二、关于构成要件中的特定化要件第42-43页
  (一)要件分析第42-43页
  (二)现行法下的操作建议第43页
 三、关于构成要件中的转移占有要件第43-44页
  (一)要件分析第43-44页
  (二)现行法下的操作建议第44页
 四、几个事关保证金有效性的疑难因素的澄清第44-48页
  (一)扣款约定触及流质的问题第44-45页
  (二)随从主债权转让时保证金转移占有的问题第45-46页
  (三)随信贷类资产转入信托账户时的特定化标准问题第46-48页
第四章 面向保证金质押制度未来建设的反思和探讨第48-55页
 一、框架建构层面:废除保证金担保,并有序梳理金钱质押制度第48-50页
  (一)实证研究和要件分析都验证了保证金不应与特户并列第48页
  (二)司法解释的参与制定者实际承认保证金质押名不副实第48-49页
  (三)应废除保证金质押并结合存款定性理清金钱质押制度第49-50页
 二、规则协调层面:改进配套和并列制度第50-53页
  (一)应当明确、健全转移占有的公示方法、制度第50-51页
  (二)考虑存单质押需求,调整对存单质押的限制性规定第51-53页
 三、制度创新层面:引入信托制度以化解“保证金池”需求第53-55页
  (一)“保证金池”的设计是当前保证金质押的菁华第53页
  (二)以最高额担保解读“保证金池”不充分第53-54页
  (三)已有实例显示联保基金有意适用信托法律关系第54页
  (四)引入信托法律关系的意义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购方在商品房预售中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下一篇:欧地安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