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西医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一、卵泡的成熟和排卵 | 第13-15页 |
二、排卵障碍性不孕疾病种类 | 第15-16页 |
三、排卵障碍的诊断方法 | 第16-18页 |
四、临床常用促排药物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中医对排卵障碍型不孕症的相关认识 | 第20-25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21页 |
二、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治疗 | 第21-25页 |
第三节 薄氏腹针疗法 | 第25-28页 |
一、薄氏腹针的起源 | 第25-26页 |
二、薄氏腹针疗法概述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8-3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8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2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28-29页 |
(三)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四)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五)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 第2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一) 分组及实施方法 | 第29-30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30页 |
(三) 观察项目 | 第30-31页 |
(四) 疗效评估 | 第31-32页 |
(五) 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CRF表) | 第32页 |
(六) 研究实施过程质量控制 | 第32页 |
(七)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3-48页 |
一、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 第33-34页 |
二、四组治疗前各基线资料的比较 | 第34-39页 |
三、治疗结果 | 第39-48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8-57页 |
一、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轴)功能失调是排卵障碍的主要机制 | 第48页 |
二、中医学认为肾虚、冲任失调是排卵障碍的根本病机 | 第48-49页 |
三、薄氏腹针治疗排卵障碍的中医理论 | 第49-50页 |
四、薄氏腹针治疗排卵障碍的取穴组方分析 | 第50-51页 |
五、薄氏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 第51-55页 |
六、薄氏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可能的机理探讨 | 第55页 |
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55-56页 |
八、不足之处 | 第56页 |
九、今后的研究思路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