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缘起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2 森林公园规划研究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16-22页 |
·森林公园的理解 | 第16-18页 |
·森林公园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16页 |
·森林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区别 | 第16-17页 |
·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区别 | 第17页 |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异同 | 第17-18页 |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现状 | 第18页 |
·风景资源的理解 | 第18-19页 |
·风景资源的概念 | 第18页 |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简述 | 第18-19页 |
·森林公园规划的理解 | 第19-20页 |
·森林公园的功能分析 | 第20-21页 |
·生态环境功能 | 第20页 |
·经济功能 | 第20-21页 |
·社会功能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22-31页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森林美学理论 | 第2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2-24页 |
·环境规划理论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整体化原则 | 第26页 |
·地域化原则 | 第26页 |
·自然野趣原则 | 第26-27页 |
·生态保护原则 | 第27页 |
·可持续原则 | 第27页 |
·有法可依原则 | 第27页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 第27-28页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内容的三元 | 第27-28页 |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保护的三元 | 第28页 |
·森林公园景观服务对象的三元 | 第28页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操作方法三元 | 第28-29页 |
·场地分析法 | 第28-29页 |
·以人为本法 | 第29页 |
·规划设计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长寿森林公园概况及资源分析 | 第31-43页 |
·长寿公园概述 | 第31-33页 |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交通情况 | 第31-32页 |
·园区概述 | 第32页 |
·社会经济 | 第32-33页 |
·历史沿革 | 第33页 |
·长寿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介绍 | 第33-38页 |
·地质资源 | 第33-34页 |
·水系资源 | 第34-35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35-36页 |
·人文资源 | 第36-37页 |
·天象资源 | 第37-38页 |
·长寿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点 | 第38-39页 |
·寒地性 | 第38页 |
·天然性 | 第38页 |
·地质性 | 第38页 |
·庙会性 | 第38-39页 |
·野生动物保护性 | 第39页 |
·长寿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 | 第39-42页 |
·评定内容 | 第39页 |
·评价方法 | 第39页 |
·评价标准 | 第39页 |
·长寿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 第43-73页 |
·长寿森林公园主题定位 | 第43页 |
·功能分区及景观景点规划 | 第43-58页 |
·现有功能分区及景观景点设置 | 第43-45页 |
·现有功能分区及景观景点设置分析 | 第45-46页 |
·针对现状的修改规划 | 第46-58页 |
·交通路线规划 | 第58-61页 |
·交通线路现状分析 | 第58-59页 |
·交通线路规划 | 第59-61页 |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61-66页 |
·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 第61-62页 |
·植物景观规划 | 第62-66页 |
·保护工程规划 | 第66-69页 |
·园区保护工程现状 | 第66页 |
·保护工程规划 | 第66-68页 |
·旅游安全与环境卫生规划 | 第68-69页 |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第69-72页 |
·客源市场分析 | 第69页 |
·目标市场定位 | 第69-70页 |
·服务设施配备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