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座舱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新型过滤材料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 第10-20页 |
·颗粒物的来源、危害及限值 | 第10-13页 |
·飞机座舱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其来源 | 第13-14页 |
·飞机座舱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法 | 第14-18页 |
·基于碳纳米管的高效过滤材料 | 第18-20页 |
·本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飞机座舱颗粒物浓度特征 | 第22-44页 |
·基本信息 | 第22-27页 |
·机型基本信息 | 第22-23页 |
·测试航班基本信息 | 第23页 |
·测试仪器 | 第23-27页 |
·飞机飞行阶段划分及座舱通风信息 | 第27-35页 |
·飞机飞行阶段划分 | 第27页 |
·座舱 CO_2浓度特征 | 第27-30页 |
·新风比、新风量及总风量的估算 | 第30-35页 |
·颗粒物浓度特征 | 第35-43页 |
·送风中颗粒物浓度特征 | 第35-38页 |
·呼吸区颗粒物浓度特征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飞机座舱颗粒物源特征 | 第44-55页 |
·航班分类 | 第44-47页 |
·源解析模型 | 第47-49页 |
·源解析结果 | 第49-50页 |
·敏感性检验 | 第50-53页 |
·引气 CO_2浓度 | 第50-52页 |
·人员 CO_2产生率 | 第52页 |
·均匀混合假设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高效滤料过滤性能测试实验台 | 第55-73页 |
·过滤原理及过滤材料性能指标 | 第55-57页 |
·滤料过滤原理 | 第55-56页 |
·滤料性能指标 | 第56-57页 |
·滤料效率测试方法及实验台 | 第57-61页 |
·滤料效率测试方法 | 第57-59页 |
·高效滤料性能测试实验台 | 第59-61页 |
·滤料测试实验台误差分析及验证 | 第61-72页 |
·实验台误差理论分析 | 第61-70页 |
·实验台操作准则 | 第70页 |
·实验台验证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过滤材料性能初探 | 第73-90页 |
·多级结构碳纳米管过滤材料 | 第73-81页 |
·多级结构碳管过滤材料制备 | 第73-74页 |
·多级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表征 | 第74-78页 |
·多级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过滤性能 | 第78-80页 |
·多级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过滤机理 | 第80-81页 |
·梯度结构碳纳米管过滤材料 | 第81-89页 |
·梯度结构碳管材料制备 | 第81-83页 |
·梯度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表征 | 第83-84页 |
·梯度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过滤性能 | 第84-87页 |
·梯度结构碳管过滤材料过滤机理 | 第87页 |
·梯度结构碳管过滤材料碳管脱落测试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页 |
在学获奖情况 | 第10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页 |
已投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