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扇束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骨密度测量的概念与诊断标准 | 第9-12页 |
·人体骨骼的组成 | 第9-10页 |
·骨密度定义 | 第10页 |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第10-12页 |
·骨密度测量方法 | 第12-15页 |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系统组成与分类 | 第15-18页 |
·双能X射线骨密度的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双能X射线的骨密度仪的分类 | 第16-18页 |
·国内外产品情况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前臂宽扇束快速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设计 | 第21-31页 |
·系统设计目的 | 第21-22页 |
·系统设计原理 | 第22页 |
·系统主要组成 | 第22-23页 |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3-27页 |
·实验目的 | 第23-24页 |
·实验方案 | 第2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实验总结 | 第27页 |
·样机系统设计与参数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物理原理与数学方法 | 第31-59页 |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31-33页 |
·光电效应 | 第31-32页 |
·康普顿散射 | 第32页 |
·相干散射 | 第32-33页 |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 第33-37页 |
·单能X射线的衰减规律 | 第33-34页 |
·X射线在人体骨组织的衰减特性 | 第34-35页 |
·双能X射线的衰减规律 | 第35-37页 |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算法 | 第37-39页 |
·模拟实验I | 第39-44页 |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实验数据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模拟实验II | 第44-58页 |
·实验目的 | 第44页 |
·实验数据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算法实验 | 第59-71页 |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实验条件 | 第59-64页 |
·模块设计 | 第59-63页 |
·条件环境 | 第63-64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 | 第65-69页 |
·噪声 | 第65页 |
·本底处理 | 第65页 |
·探测器均一性校正 | 第65-67页 |
·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宽扇束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散射校正 | 第71-82页 |
·散射的成因及影响 | 第71页 |
·散射校正方法 | 第71-73页 |
·软件校正 | 第71-72页 |
·硬件校正 | 第72页 |
·散射板校正法 | 第72-73页 |
·散射校正实验 | 第73-76页 |
·实验目的 | 第73页 |
·实验器材 | 第73-75页 |
·实验步骤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81页 |
·散射校正结果 | 第76-78页 |
·散射校正后算法结果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未来发展展望 | 第83-85页 |
·硬件方面 | 第83页 |
·软件方面 | 第83-84页 |
·其他方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