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设计论文

地震动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响应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引言第10页
   ·浅埋隧道结构抗震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浅埋隧道的震害实例及特点第12-15页
     ·国内外浅埋隧道震害实例第12-14页
     ·浅埋隧道受震害作用机理第14-15页
     ·浅埋隧道震害特点第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16页
     ·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第16-17页
第二章 围岩动力本构模型第17-25页
   ·引言第17-19页
   ·围岩动力本构模型第19-20页
     ·弹塑性模型第19页
     ·等效线性模型第19-20页
   ·围岩阻尼第20-23页
     ·瑞尼线性比例阻尼第20-21页
     ·粘滞阻尼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人工边界的选取第25-33页
   ·引言第25页
   ·人工边界的选取第25-29页
     ·粘性边界第25-27页
     ·粘-弹性边界第27-28页
     ·自由边界第28-29页
   ·算例分析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振动台试验第33-41页
   ·引言第33页
   ·物理模型试验目的第33-34页
   ·振动台试验装置第34-35页
   ·模型相似配比第35-36页
     ·相似理论第35页
     ·试验材料第35-36页
   ·传感器布置原则及方案第36-38页
     ·测点布置方案第36-38页
   ·试验过程第38-39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处理第38页
     ·试验数据采集第38页
     ·数据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有限元计算模型第41-46页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第41-42页
     ·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第41页
     ·计算中的基本假定第41页
     ·计算模型的实现第41-42页
   ·单元的选取第42-43页
     ·单元选用第42-43页
   ·地基截取范围和人工边界的设置第43页
   ·阻尼系数的选取第43-44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六章 围岩-衬砌结构几个因素变化对浅埋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第46-113页
   ·引言第46页
   ·地震强度的影响第46-62页
     ·计算工况的确定第46页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46-52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52-56页
     ·主应力对比分析第56-61页
     ·小结第61-62页
   ·衬砌混凝土厚度的影响第62-79页
     ·计算工况的确定第62页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62-68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68-72页
     ·主应力对比分析第72-79页
     ·小结第79页
   ·衬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79-95页
     ·计算工况的确定第79页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79-84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84-88页
     ·主应力对比分析第88-94页
     ·小结第94-95页
   ·隧道埋深的影响第95-102页
     ·计算工况的确定第95页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95-97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97-100页
     ·主应力对比分析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地质条件的影响第102-111页
     ·计算工况的确定第102页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102-105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105-108页
     ·主应力对比分析第108-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5页
   ·研究内容总结第113-114页
   ·展望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断裂性能研究
下一篇:单索面宽斜拉桥主梁早期裂缝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