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结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2 危害结果研究概览 | 第13-20页 |
·大陆法系对危害结果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大陆法系关于危害结果的概念 | 第13-14页 |
·大陆法系关于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 第14-15页 |
·前苏联及俄罗斯对危害结果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前苏联关于危害结果的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俄罗斯关于危害结果的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及研究概述 | 第17-20页 |
·我国刑法关于危害结果的规定 | 第17-18页 |
·我国对危害结果研究之概述 | 第18-20页 |
3 危害结果的概念 | 第20-34页 |
·危害结果的称谓 | 第20-21页 |
·危害结果定义的梳理 | 第21-23页 |
·以社会关系为中心进行定义 | 第21页 |
·以客体为中心进行定义 | 第21-22页 |
·以法益为中心进行定义 | 第22页 |
·以对象为中心进行定义 | 第22-23页 |
·对危害结果含义的探讨 | 第23-27页 |
·危害结果与犯罪客体及犯罪对象的关系 | 第23-25页 |
·危害结果的形态 | 第25-27页 |
·对危害结果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27-29页 |
·应当从犯罪成立的角度定义危害结果 | 第27-28页 |
·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密不可分 | 第28页 |
·危害结果的定义与客体是密不可分的 | 第28页 |
·危害结果包括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两种形态 | 第28-29页 |
·危害结果的特征 | 第29-34页 |
·原因的特定性 | 第29-30页 |
·结果的法定性 | 第30-31页 |
·结果的客观性 | 第31-32页 |
·结果的多样性 | 第32-33页 |
·结果的直接性 | 第33-34页 |
4 危害结果的分类 | 第34-42页 |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 第34-36页 |
·理论依据 | 第35页 |
·法律依据 | 第35-36页 |
·实践根据 | 第36页 |
·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 第36-38页 |
·实害结果 | 第37页 |
·危险结果 | 第37-38页 |
·单一结果和复杂结果 | 第38-39页 |
·单一结果 | 第38页 |
·复杂结果 | 第38-39页 |
·基本结果和加重结果 | 第39-42页 |
·基本结果 | 第40页 |
·加重结果 | 第40-42页 |
5 危害结果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第42-49页 |
·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 第42-44页 |
·危害结果与犯罪类型的划分 | 第44-46页 |
·是区分行为犯与结果犯的重要标志 | 第44-45页 |
·是区分危险犯既遂与否的标准 | 第45-46页 |
·危害结果在定罪与量刑中的作用 | 第46-49页 |
·危害结果在定罪中的作用 | 第46-47页 |
·危害结果在量刑中的作用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