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扫描控制的空间凝视成像二维像移补偿技术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面阵凝视型成像仪的发展和需求第11-13页
     ·像移对低轨凝视成像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7页
   ·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第17-19页
     ·研究对象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空间凝视型相机像移分析和补偿要求第19-36页
   ·像面上像移速度计算及像移大小第19-22页
   ·成像系统参数及像移补偿要求第22-26页
   ·基于指向镜的运动补偿技术第26-35页
     ·基于指向镜的运动补偿原理第26-33页
       ·指向镜补偿角速度计算第26-31页
       ·一次补偿成像时间和一次补偿成像过程覆盖的地面长度第31-33页
     ·补偿后成像系统的地面分辨率特性第33-34页
     ·指向镜运动补偿实现方式分析第34-35页
   ·系统实现目标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设计第36-64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组成第36-40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第36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工作过程分析第36-37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第37-40页
       ·指向补偿镜运动误差对图像 MTF 的影响第37-38页
       ·指向补偿镜低频运动误差对图像几何精度的影响第38-39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第39-40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关键元部件选型第40-47页
     ·指向补偿镜及二维伺服机构第40-41页
     ·执行电机第41-44页
     ·角位置传感器第44-46页
     ·电机控制器第46-47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设计分析第47-57页
     ·耦合方式分析第47页
     ·共振抑制分析第47-51页
       ·二维伺服机构模态分析第47-49页
       ·滤波器抑制共振第49-50页
       ·S 型速度控制曲线第50-51页
     ·低速运行性能分析第51-57页
       ·摩擦干扰力矩第51-53页
       ·电机本身第53-54页
       ·逆变器第54-55页
       ·PID 调节方法第55-56页
       ·检测误差与干扰第56-57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第57-63页
     ·多回路闭环控制第57-58页
     ·矢量控制方法第58-61页
       ·矢量控制的基本结构第59-60页
       ·矢量控制的坐标变换第60-61页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性能仿真分析第64-97页
   ·工作原理第64-67页
     ·数学模型第64-67页
       ·电压方程第64-65页
       ·转矩方程第65-66页
       ·状态方程第66-67页
   ·扫描补偿伺服控制系统三环 PID 调节器设计第67-84页
     ·电流环设计第67-72页
     ·速度环设计第72-80页
     ·位置环设计第80-84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性能仿真分析第84-96页
     ·伺服系统建模第85-91页
     ·性能仿真分析第91-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实现第97-112页
   ·电子学系统第97-104页
     ·数字控制电路第97-101页
     ·模拟驱动电路第101-104页
   ·软件系统第104-111页
     ·DSP 程序设计第104-108页
     ·CPLD 程序设计第108-110页
     ·上位机程序设计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六章 模拟试验第112-140页
   ·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第113-116页
     ·平行光管第113页
     ·二维转台第113-114页
     ·模拟目标及光源第114-115页
     ·成像系统与扫描补偿机构第115-116页
     ·模拟试验平台第116页
   ·扫描-补偿伺服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第116-128页
     ·伺服系统三环测试与分析第116-125页
     ·伺服系统误差分析第125-128页
   ·像移补偿模拟试验第128-140页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28-129页
     ·分辨率板成像试验第129-133页
     ·场景模拟成像试验第133-134页
     ·像移补偿误差分析第134-139页
     ·试验总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2页
   ·总结第140-141页
   ·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部CT影像慢阻肺病灶三维定量化分析研究
下一篇:空间大面阵凝视成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