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 ·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 ·资源与环境危机 | 第7页 |
| ·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7-8页 |
| ·国家与区域宏观发展政策的内在要求 | 第8-9页 |
| ·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问题域的设定 | 第11-12页 |
| ·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 | 第11-12页 |
| ·高速公路文化服务区 | 第12页 |
|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调查 | 第14-29页 |
| ·服务区系统与自然生态协调性调查 | 第14-17页 |
| ·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 ·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 | 第15-17页 |
| ·服务区系统与服务对象的协调性调查 | 第17-24页 |
| ·服务区服务对象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第17-23页 |
| ·服务区人性化服务的关键点 | 第23-24页 |
| ·云南民族文化在服务区中的展示调查 | 第24-29页 |
| ·两廊一馆建设 | 第24-28页 |
| ·大(理) —丽(江)文化旅游高速公路建设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研究 | 第29-43页 |
| ·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服务区系统设计研究 | 第29-31页 |
|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30页 |
| ·自然的人文精神 | 第30-31页 |
| ·与服务对象需求相协调的服务区系统设计研究 | 第31-43页 |
| ·高速公路服务对象特征 | 第31-34页 |
| ·需求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对象 | 第34-37页 |
| ·高速公路服务对象途中需求的弹性分析 | 第37-38页 |
| ·高速公路路网分层与途中需求 | 第38-40页 |
| ·高速公路服务区类型的划分 | 第40-43页 |
| 第四章 思小高速公路小勐养服务区有机系统设计 | 第43-60页 |
|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对于服务区有机系统设计的指导意义 | 第45-46页 |
|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设计 | 第46-54页 |
| ·能源利用方式 | 第46页 |
|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第46-48页 |
| ·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 第48-50页 |
| ·傣族庭院园林构建法则的运用 | 第50-54页 |
| ·与“人”的协调性设计 | 第54-59页 |
| ·“人”所涵盖的内容范围 | 第54-55页 |
| ·创新服务区发展经营模式 | 第55-56页 |
| ·服务于“人”的环境设计 | 第56-58页 |
| ·以传播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服务设计 | 第58-59页 |
| ·设计实践 | 第59-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 | 第64-65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实践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