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3、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5、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国内外关于退出机制的研究情况 | 第14-18页 |
1、 国外关于退出机制的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2、 国内关于退出上市平台机制的分析 | 第16-18页 |
(三)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上市企业退市机制历史及发展分析 | 第19-33页 |
(一) 境外成熟退出机制及发展情况 | 第19-24页 |
1、 美国股市退市机制分析 | 第19-21页 |
2、 英国股市退市机制分析 | 第21-22页 |
3、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机制分析 | 第22页 |
4、 香港股市退出市场的机制分析 | 第22-24页 |
(二) 国外成熟的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5页 |
(三) 我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1、 我国 ST 股退出机制的发展历史 | 第27-30页 |
2、 我国 ST 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 上市企业退市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四)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 ST 股退市机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3-38页 |
(一) 降低市场配置,阻碍产业并购 | 第33-34页 |
(二) 损坏价格发现,丧失投资价值 | 第34-35页 |
(三) 损害投资收益,增加市场风险 | 第35-36页 |
(四) 存在内幕交易,弱化市场增值功能 | 第36-37页 |
(五)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 ST 股退市机制下的案例分析 | 第38-46页 |
(一) 连续亏损退市的 ST 股案例分析 | 第39-42页 |
(二) 主动退市的 ST 股案例分析 | 第42-45页 |
(三)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改善我国 ST 股退市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46-53页 |
(一) 改善 ST 股退市机制的市场层面路径 | 第46-48页 |
1、 矫正股票市场定位,深化体制改革 | 第46页 |
2、 实行市场机制,推动发行制度改革 | 第46-47页 |
3、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完善披露制度 | 第47-48页 |
(二) 改善 ST 股退市机制的企业层面路径 | 第48-50页 |
1、 深化股权改革,降低企业退出成本 | 第48-49页 |
2、 建设立体化市场,增加退市后收益 | 第49-50页 |
(三) 改善 ST 股退市机制的技术层面路径分析 | 第50-52页 |
1、 完善退市程序,改进退市标准 | 第50-51页 |
2、 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合理监管体系 | 第51页 |
3、 完善证券法规,保障企业有序进退 | 第51-52页 |
(四)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表一 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条件及程序调整一览表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