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功能型离子液体—膜耦合吸收CO2过程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温室效应及CO_2排放第10-16页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第10-11页
     ·全球CO_2排放背景第11-14页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及应对第14-15页
     ·CO_2综合利用第15-16页
   ·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第16-20页
     ·CO_2捕集方式第16-20页
   ·膜吸收技术第20-21页
     ·膜吸收过程及其特点第20-21页
     ·膜吸收CO_2的研究现状和技术难点第21页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第21-25页
     ·离子液体的历史与现状第21-22页
     ·离子液体的分类与合成方法第22-23页
     ·离子液体捕集固定CO_2的研究第23-25页
   ·膜基CO_2捕集系统性能分析第25-28页
     ·膜接触器分离、回收二氧化碳技术工艺第25-26页
     ·烟气中CO_2的膜吸收分离工艺系统经济性分析第26-27页
     ·CO_2膜吸收捕集系统敏感性分析第27-2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醇胺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30-36页
   ·引言第30-31页
   ·原理第31页
   ·实验部分第31-32页
     ·原料与仪器第31-32页
     ·实验步骤第32页
     ·分析方法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5页
     ·离子液体基本物性数据第32-34页
     ·表征结果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醇胺离子液体中CO_2溶解度的测定第36-48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部分第36-38页
     ·实验原料第36-37页
     ·实验装置及操作第37-38页
     ·实验数据处理及仪器校准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三种醇胺离子液体中CO_2的溶解度第41页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气体浓度(分压)对溶解度的影响第42-43页
     ·CO_2在不同离子液体浓度中的溶解度第43-44页
     ·混合溶液的组成对CO_2溶解度的影响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醇胺离子液体的物性参数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8-67页
   ·引言第48-49页
     ·离子液体常规物性参数第48-49页
     ·混合离子液体物的性质第49页
   ·实验部分第49-51页
     ·实验试剂第49-50页
     ·实验操作步骤第50-51页
     ·仪器校准与误差分析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6页
     ·密度第58-60页
     ·黏度第60-61页
     ·表面张力第61-63页
     ·折光率第63-64页
     ·添加剂对物性的影响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研究第67-85页
   ·引言第67-68页
   ·实验部分第68-73页
     ·实验机理第68-69页
     ·实验试剂第69页
     ·实验仪器及步骤第69-70页
     ·数据处理及实验分析方法第70-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3页
     ·离子液体水溶液基本物化性质第73-74页
     ·离子液体溶液吸收CO_2的研究第74-78页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第78-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醇胺离子液体-膜基吸收CO_2及其再生性能评价第85-103页
   ·引言第85-86页
   ·实验部分第86-90页
     ·传质过程第86-87页
     ·实验试剂第87-88页
     ·实验仪器及步骤第88-89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89-90页
   ·结果与讨论第90-102页
     ·溶液吸收性能在吸收过过程中的变化第90-93页
     ·操作参数对离子液体吸收性能的影响分析第93-96页
     ·pH第96-97页
     ·再生效率第97-100页
     ·循环吸收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3-106页
   ·结论第103-104页
   ·本文创新点第104-105页
   ·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0页
符号说明第120-121页
附图第121-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区线性矩频率分析中水文气象分区方法探讨
下一篇:多级结构铁基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除砷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