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双槽钢截面可替换耗能段偏心支撑框架耗能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偏心支撑钢框架和可替换耗能段的发展第11-20页
     ·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发展第11-13页
     ·可替换耗能段的发展第13-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前人研究的不足第20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基础及有限元程序第22-38页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基础第22-32页
     ·弹塑性本构关系第22-26页
     ·几何非线性理论第26-29页
     ·接触问题有限元理论基础第29-32页
   ·有限元程序的选取第32页
   ·有限元模拟的基本过程第32-35页
     ·材料特性与单元类型第32-33页
     ·接触定义第33页
     ·预拉单元第33-34页
     ·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第34页
     ·求解器选择第34-35页
     ·破坏准则第35页
     ·后处理第35页
   ·模拟验证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试件设计第38-47页
   ·概述第38-39页
   ·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第39-41页
     ·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基本信息第39页
     ·荷载信息第39-40页
     ·设计依据第40-41页
   ·耗能段设计第41-45页
     ·耗能段截面设计第41页
     ·耗能段的构造第41-42页
     ·耗能段与横梁连接的设计第42-45页
   ·BASE 试件介绍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47-73页
   ·参数试件介绍第47-48页
     ·BASE 试件参数介绍第47页
     ·参数试件介绍第47-48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8-50页
     ·材料本构关系第48-49页
     ·模型的单元划分和边界条件第49页
     ·加载方案第49-50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50页
   ·BASE 试件分析结果第50-52页
   ·BD 系列试件分析结果第52-55页
   ·RP 系列试件分析结果第55-59页
   ·RD 系列试件分析结果第59-65页
   ·ED 系列试件分析结果第65-71页
   ·可替换耗能段的设计方法第71-72页
     ·耗能段截面的选取第71页
     ·耗能段节点力设计值第71-72页
     ·耗能段节点加固板承载能力第72页
     ·耗能段节点承载能力第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页
   ·设计建议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小城镇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研究
下一篇: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弹塑性状态下的层剪力沿高度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