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5页 |
1 亚历山大藻所产主要毒素 | 第18-19页 |
·麻痹性贝毒 | 第18-19页 |
·溶血性毒素 | 第19页 |
·其它毒性物质 | 第19页 |
2 亚历山大藻毒素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亚历山大藻不同生长时期与毒素含量关系 | 第19-20页 |
·温度对亚历山大藻毒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页 |
3 亚历山大藻与对虾养殖 | 第20-21页 |
4 亚历山大藻及所产毒素对水生动物作用的途径 | 第21-22页 |
5 亚历山大藻及所产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 第22-29页 |
·亚历山大藻及所产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及作用机制 | 第24-25页 |
·亚历山大藻及所产毒素对水生动物的亚急性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第25-29页 |
6 水生动物对亚历山大藻及其毒素的响应 | 第29-31页 |
·水生动物对毒素的摄取,转化,消除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 | 第29-30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第30-31页 |
7 水生动物在亚历山大藻及其毒素胁迫后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 | 第31-32页 |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页 |
·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毒性的初步研究 | 第35-54页 |
第一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不同生长时期毒性分析 | 第35-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曲线 | 第36-37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性的变化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温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温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温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毒性的影响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毒性的初步研究 | 第45-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毒性 | 第47-48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影响 | 第48-4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的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第49-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组织 SOD、GST、MDA 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4-79页 |
第一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粗提液对中国对虾肝胰腺和鳃 SOD、GST 和MDA 的影响 | 第54-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粗提液 | 第54-55页 |
·中国对虾的染毒处理 | 第55页 |
·样品处理 | 第55页 |
·SOD 活性,GST 活性和 MDA 含量的测定 | 第55-57页 |
2 结果 | 第57-5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粗提液对中国对虾肝胰腺和鳃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粗提液对中国对虾肝胰腺和鳃 GST 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粗提液对中国对虾肝胰腺和鳃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诱导中国对虾鳃和肝胰腺组织氧化胁迫和细胞凋亡 | 第61-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6页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暴露实验 | 第62页 |
·样品处理 | 第62页 |
·SOD 活性,GST 活性和 MDA 含量的测定 | 第62页 |
·FcCasp 表达量检测 | 第62-65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胁迫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 TUNEL 分析 | 第65-66页 |
·统计分析 | 第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6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鳃组织 SOD 活性,GST 活性和 MDA含量的影响 | 第66-6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 SOD 活性,GST 活性和MDA 含量的影响 | 第69-71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鳃组织 FcCasp 表达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 FcCasp 表达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中国对虾鳃组织 MDA 含量和 FcCasp 相对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73页 |
·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 MDA 含量和 FcCasp 相对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73-74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暴露对中国对虾肝胰腺 TUNEL 分析 | 第74-76页 |
3 讨论 | 第76-79页 |
第四章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第79-115页 |
第一节 中国对虾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 cDNA 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79-9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7页 |
·实验材料 | 第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7-95页 |
·中国对虾 NOS 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分析 | 第87-90页 |
·NOS 基因多序列比对分析 | 第90-92页 |
·中国对虾 NOS 与其他物种 NOS 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92-93页 |
·中国对虾 NOS 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 第93页 |
·副溶血弧菌注射后 NOS 基因在中国对虾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变化 | 第93-95页 |
3 讨论 | 第95-97页 |
第二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 TLR 和 Relish 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第97-10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7-100页 |
·实验材料 | 第97-98页 |
·实验分组 | 第98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 WSSV 的影响 | 第98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 TLR 和 Relish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8-9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鳗弧菌的影响 | 第99-100页 |
·统计分析 | 第10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7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 WSSV 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肝胰腺、鳃组织和血淋巴 TLR 和Relish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鳗弧菌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3 讨论 | 第107-109页 |
第三节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 NOS 基因表达和抗菌机能的影响 | 第109-11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0页 |
·实验材料 | 第109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暴露下 NOS 基因的组织表达实验 | 第109-110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副溶血鳗弧菌的影响 | 第110页 |
·统计分析 | 第11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0-113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暴露后 NOS 基因在中国对虾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变化 | 第110-112页 |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3 讨论 | 第113-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4页 |
博士期间完成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