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电镀污泥性质及来源 | 第10-11页 |
| ·电镀污泥的种类 | 第11页 |
| ·电镀污泥的危害 | 第11-12页 |
| ·电镀污泥中金属主要回收工艺 | 第12-13页 |
| ·湿法工艺 | 第12-13页 |
| ·火法工艺 | 第13页 |
| ·火法焙烧-湿法浸出联合工艺 | 第13页 |
| ·电镀污泥湿法工艺的金属提纯 | 第13-15页 |
| ·化学沉淀法 | 第13-14页 |
| ·溶剂萃取法 | 第14页 |
| ·离子交换法 | 第14页 |
| ·电积法 | 第14-15页 |
| ·加压氢还原法 | 第15页 |
| ·电镀污泥其它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 ·固化/稳定化技术 | 第15-16页 |
| ·热化学处理技术 | 第16页 |
| ·微生物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 ·填海与堆放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实验、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原料 | 第20页 |
|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 ·浸出实验 | 第21-22页 |
| ·萃取实验 | 第22-23页 |
| ·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滴定分析 | 第23页 |
| ·仪器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实验原理及热力学分析 | 第24-32页 |
| ·氨性浸出原理 | 第24-25页 |
| ·[NH_3]浓度对各级配离子百分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氨—铵盐缓冲溶液体系 | 第26-29页 |
| ·电镀污泥浸出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电镀污泥氨性体系浸出工艺研究 | 第32-44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氨-铵盐缓冲体系的选择及探索实验 | 第32-33页 |
| ·正交试验 | 第33-37页 |
| ·实验方案 | 第3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验证试验 | 第37页 |
| ·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 第37-41页 |
| ·总氨浓度对浸出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氨铵比对浸出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液固比对浸出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温度对浸出的影响 | 第40页 |
| ·时间对浸出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优化条件验证实验 | 第41页 |
| ·两段逆流浸出实验 | 第41-42页 |
| ·污泥类型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氨性体系LIX984萃取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61页 |
| ·前言 | 第44-45页 |
| ·萃取剂选择实验 | 第45-46页 |
| ·氨性体系LIx984萃取饱和容量测定 | 第46-49页 |
| ·铜萃取平衡等温曲线及操作线测定 | 第49-51页 |
| ·总氨浓度对铜萃取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溶液PH对铜、镍分离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溶液金属浓度对铜、镍分离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时间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 第55-57页 |
| ·负载有机相水洗实验 | 第57-58页 |
| ·硫酸浓度对反萃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溶剂萃取法提取分离铜、镍工艺研究 | 第61-68页 |
| ·前言 | 第61页 |
| ·溶剂萃取法提取分离铜、镍工艺流程 | 第61-62页 |
| ·铜、镍的萃取 | 第62-63页 |
| ·一段萃取 | 第62页 |
| ·二段萃取 | 第62-63页 |
| ·负载有机相水洗实验 | 第63页 |
| ·负载有机相酸洗实验 | 第63-66页 |
| ·一段萃取负载有机相酸洗实验 | 第63-64页 |
| ·二段萃取负载有机相洗镍终点测定 | 第64-66页 |
| ·两级逆流反萃铜实验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七章 氨循环浸出及浸出液除杂探索实验 | 第68-74页 |
| ·前言 | 第68页 |
| ·萃余液返回浸出实验 | 第68页 |
| ·调氨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氨浸液净化除杂实验 | 第69-73页 |
| ·浸出液磷酸盐除杂机理分析 | 第69-72页 |
| ·磷酸铵添加量对除杂的影响 | 第72页 |
| ·溶液pH对除杂的影响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八章 工艺“三废”处理及效益分析 | 第74-79页 |
| ·前言 | 第74页 |
| ·工艺“三废”处理 | 第74-75页 |
| ·废水 | 第74页 |
| ·废渣 | 第74页 |
| ·废气 | 第74-75页 |
| ·氨法回收电镀污泥中铜、镍工艺与效益分析 | 第75-78页 |
| ·工艺比较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75-78页 |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九章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