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泥硫酸浸出液铬铁分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 第8-12页 |
| ·稳定化法 | 第9页 |
| ·热化学法 | 第9-10页 |
| ·资源化法 | 第10-12页 |
| ·铬的性质及铬、铁分离 | 第12-16页 |
| ·铬的性质 | 第12-13页 |
| ·铬的分离方法 | 第13-14页 |
| ·铬、铁分离方法 | 第14-16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 ·课题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17-20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7页 |
| ·电镀污泥原料 | 第17页 |
|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 ·实验设备 | 第17-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 ·模拟溶液实验 | 第18页 |
| ·实际料液实验 | 第18-19页 |
| ·有关计算公式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磷酸沉铬过程分析 | 第20-32页 |
| ·前言 | 第20页 |
| ·热力学分析 | 第20-22页 |
| ·磷酸沉铬正交实验 | 第22-25页 |
| ·对铬沉淀率的极差分析 | 第23-24页 |
| ·对铬沉淀率的方差分析 | 第24-25页 |
| ·磷酸沉淀物相分析 | 第25-31页 |
| ·单一铬溶液磷酸沉淀 | 第25-28页 |
| ·铬、铁混合溶液磷酸沉淀 | 第28-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铬铁分离模拟溶液实验 | 第32-43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探索性实验 | 第32-33页 |
| ·工艺条件对磷酸沉淀分离的影响 | 第33-37页 |
| ·磷酸钠用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保温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杂质离子对磷酸沉淀分离的影响 | 第37-42页 |
| ·亚铁离子的影响 | 第38页 |
| ·锌离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镍离子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铜离子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氯离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混合离子溶液实验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铬铁分离实际料液实验 | 第43-54页 |
| ·前言 | 第43页 |
| ·探索性实验 | 第43-44页 |
| ·料液还原预处理 | 第44-45页 |
| ·沉淀分离铬铁的工艺条件 | 第45-53页 |
| ·亚硫酸钠的用量 | 第45-49页 |
| ·磷酸钠的用量 | 第49-50页 |
| ·磷酸沉淀保温时间 | 第50-51页 |
| ·工艺稳定性实验及金属平衡 | 第51-53页 |
| ·沉铬渣洗涤除杂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筒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