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第一章 敲诈勒索罪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 第11-15页 |
一、 敲诈勒索罪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二、 修正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 第15-21页 |
一、 重新界定敲诈勒索罪的客体 | 第16-19页 |
二、 犯罪客观方面 | 第19-20页 |
三、 犯罪主体 | 第20页 |
四、 犯罪主观方面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敲诈勒索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22页 |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的既遂与未遂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敲诈勒索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 第24-27页 |
一、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 第24-26页 |
二、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实践中的“车辆碰瓷”行为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五节 对“其他严重情节”和“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刑法修正案(八)》中敲诈勒索罪的规定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敲诈勒索罪修改的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一、 将多次敲诈勒索行为入罪 | 第31-32页 |
二、 增加罚金刑 | 第32-33页 |
三、 提高法定刑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八)》对敲诈勒索罪规定的不足 | 第34-35页 |
一、 未规定敲诈勒索行为的具体含义 | 第34-35页 |
二、 未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和“多次敲诈勒索”的具体内容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敲诈勒索罪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36-39页 |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的立法现状 | 第36页 |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的立法完善 | 第36-38页 |
一、 明确敲诈勒索罪的含义 | 第36-37页 |
二、 修改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数额 | 第37页 |
三、 明确“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规定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