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 论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概述 | 第13-22页 |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一、 交通肇事罪的理论学说 | 第13-14页 |
二、 交通肇事罪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 第15-20页 |
一、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客体 | 第15-16页 |
二、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 第16-18页 |
三、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第18-19页 |
四、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 第22-30页 |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 | 第22-23页 |
一、 交通肇事罪和交通事故的联系 | 第22页 |
二、 交通肇事罪和交通事故的区别 | 第22-23页 |
三、 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的界定 | 第23页 |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 | 第23-27页 |
一、 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联系 | 第23-24页 |
二、 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 | 第24-25页 |
三、 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界定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27-29页 |
一、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联系 | 第27页 |
二、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 第27-28页 |
三、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的“逃逸”问题 | 第30-43页 |
第一节 “逃逸”的概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逃逸行为的具体认定 | 第31-38页 |
一、 基本犯罪构成中的“逃逸”行为 | 第31-32页 |
二、 情节加重犯情形中的“逃逸” | 第32-34页 |
三、 逃逸致死中的“逃逸” | 第34-37页 |
四、 《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指使逃逸”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成罪的构想 | 第38-42页 |
一、 逃逸行为独立成罪的可行性 | 第38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单独成罪的现实意义 | 第38-40页 |
三、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罪名及法定刑的设定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43-51页 |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中提出共同犯罪 | 第43页 |
第二节 共同过失犯罪确实存在的考察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 | 第45-49页 |
一、 理论上关于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争论 | 第45-46页 |
二、 交通肇事罪存在共同犯罪 | 第46-47页 |
三、 对于交通肇事罪构成共犯的司法建议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