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TBM 概述 | 第9-10页 |
·TBM 设计制造与应用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滚刀受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试验与仿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盘形滚刀组合破岩模型的研究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盘形滚刀简介 | 第18-19页 |
·盘形滚刀的分类 | 第18-19页 |
·盘形滚刀的结构形式 | 第19页 |
·岩石的本构模型 | 第19-20页 |
·滚刀破岩的受力模型 | 第20-22页 |
·伊万斯(Evans)模型 | 第20-21页 |
·罗克斯巴勒(Roxborough)模型 | 第21页 |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模型 | 第21-22页 |
·滚刀组合参数的研究 | 第22-26页 |
·盘形滚刀的布置原则 | 第22-24页 |
·螺旋线布置规律 | 第24-25页 |
·影响组合破岩的关键参数 | 第25-26页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 ABAQUS 显式动力学的滚刀破岩仿真研究 | 第27-60页 |
·引言 | 第27页 |
·ABAQUS 有限元仿真算法与理论 | 第27-30页 |
·ABAQUS 简介 | 第27-28页 |
·显式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8页 |
·Drucker-Prager 本构模型 | 第28-30页 |
·盘形滚刀挤压岩石的仿真研究 | 第30-38页 |
·盘形滚刀挤压岩石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材料参数 | 第31-32页 |
·边界条件 | 第3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两把盘形滚刀顺次破岩的仿真研究 | 第38-52页 |
·基于断裂力学的 ABAQUS 岩石断裂准则 | 第38-39页 |
·两把滚刀破岩有限元模型 | 第39-41页 |
·岩石参数的选择与推导 | 第41-42页 |
·仿真的步骤与条件 | 第4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52页 |
·三把滚刀组合回转破岩仿真研究 | 第52-59页 |
·滚刀组合破岩的研究意义 | 第52-53页 |
·滚刀组合破岩有限元模型 | 第53-54页 |
·滚刀回转破岩的步骤与条件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基于 AUTODYN 的滚刀破岩仿真研究 | 第60-72页 |
·引言 | 第60页 |
·AUTODYN 软件简介 | 第60-61页 |
·AUTODYN 基本原理 | 第60页 |
·AUTODYN 的特点 | 第60-61页 |
·AUTODYN 中岩石材料属性 | 第61-63页 |
·岩石非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61-62页 |
·岩石的断裂准则 | 第62-63页 |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 第63-65页 |
·SPH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SPH 方法的算法过程 | 第64页 |
·SPH 方法与 FEM 方法的耦合 | 第64-65页 |
·基于 SPH-FEM 耦合方法的二维滚刀破岩分析 | 第65-71页 |
·SPH-FEM 滚刀破岩模型 | 第65-66页 |
·材料参数 | 第66-67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67-68页 |
·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总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本文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