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运营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 | 第10-11页 |
·国内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及结构框图 | 第12-14页 |
2 客运站作业分析 | 第14-21页 |
·客运站的功能 | 第14页 |
·客运作业 | 第14-15页 |
·行车作业 | 第15-19页 |
·主要技术作业内容 | 第15-16页 |
·作业过程 | 第16-19页 |
·工作流程分析 | 第19-20页 |
·客运站运营可靠性界定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客运站客运服务可靠性研究 | 第21-34页 |
·客运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客运服务体系 | 第22-24页 |
·客运服务质量特性 | 第22-23页 |
·客运服务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24页 |
·服务失效模式 | 第24-26页 |
·客运服务的可靠性分析 | 第26-32页 |
·服务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服务失效后的补偿措施 | 第31-32页 |
·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客运站行车组织可靠性研究 | 第34-50页 |
·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人员因素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设备因素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行车工作可靠性指标 | 第37-38页 |
·基本概念 | 第37页 |
·客运站可靠性指标 | 第37-38页 |
·可靠性模型分析 | 第38-49页 |
·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可靠性框图 | 第40-41页 |
·随机Petri网 | 第41-43页 |
·可靠性框图向随机Petri网的转换 | 第43-45页 |
·随机Petri网模型可达树分析 | 第45-46页 |
·随机Petri网的状态转移 | 第46页 |
·随机Petri网的马尔科夫分析法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0-59页 |
·株洲站概述 | 第50页 |
·客运乘降服务FMEA可靠性分析 | 第50-53页 |
·服务FMEA表的制作及分析 | 第50-52页 |
·建议措施 | 第52-53页 |
·行车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53-59页 |
·株洲站行车系统建模及计算过程 | 第53-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