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论文

马克思汇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37页
 一、 汇率及其相关术语的涵义第12-17页
  (一) 马克思经济学中“汇率”的涵义第12-13页
  (二) 与“汇率”相关的几个术语的涵义第13-17页
 二、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7-20页
  (一) 选题背景第17-19页
  (二) 研究意义第19-20页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0-33页
  (一) 马克思汇率理论框架的建立第20-28页
  (二)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完善、丰富和发展第28-30页
  (三)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汇率理论的研究第30-33页
 四、 论文结构第33-34页
 五、 研究方法第34页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总方法第34页
  (二)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第34页
  (三)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34页
 六、 创新之处第34-37页
第一章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地位第37-46页
 一、 马克思汇率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第37-43页
  (一) 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第37-41页
  (二) 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第41-43页
  (三) 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第43页
 二、 汇率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43-46页
  (一) 汇率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计划”中的地位第43-44页
  (二) 汇率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六册计划”中的地位第44-45页
  (三) 汇率理论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地位第45-46页
第二章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理论基础第46-68页
 一、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理论渊源第46-52页
  (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第46页
  (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主要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第46-52页
 二、 马克思的价值和货币理论第52-68页
  (一)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第52-59页
  (二)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第59-67页
  (三) 商品拜物教第67-68页
第三章 马克思的汇率理论体系——汇率的决定及波动第68-82页
 一、 价值和货币层次的因素——决定汇率的根本因素第68-71页
  (一) 汇率由货币所包含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决定第68-69页
  (二) 汇率随着货币所包含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的变动而变动第69-71页
  (三) 货币的相对价值因素第71页
 二、 支付状态层次的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第71-76页
  (一) 贸易差额第72页
  (二) 支付期限第72-73页
  (三) 间接贸易第73页
  (四) 资本输出第73-75页
  (五) 非贸易外汇收入第75-76页
 三、 资本层次的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第76-77页
  (一) 利息率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第76-77页
  (二) 利息率的运动不会必然导致汇率的波动第77页
 四、 政府干预及心理的层次的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第77-80页
  (一) 政府干预第77-78页
  (二) 投机行为第78页
  (三) 心理因素第78-80页
 五、 汇率波动的范围——黄金输出入点第80-82页
第四章 马克思的汇率理论体系——汇率的经济作用第82-87页
 一、 汇率是经济状况的指示器第82页
 二、 汇率影响经济运行第82-87页
  (一) 影响贵金属的流出及流入第82-83页
  (二) 影响对外贸易第83-84页
  (三) 影响对外投资第84页
  (四) 影响利息率第84-85页
  (五) 影响外汇储备第85-87页
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及西方经济学中主要的汇率理论第87-115页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第87-90页
  (一) 金本位制第87页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87-89页
  (三) 牙买加体系第89-90页
 二、 铸币平价理论第90-94页
  (一) 铸币平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第90-92页
  (二) 铸币平价理论主要内容第92-93页
  (三) 铸币平价理论的简要评述第93-94页
 三、 国际借贷理论第94-95页
  (一) 国际借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第94页
  (二) 国际借贷理论的主要内容第94-95页
  (三) 国际借贷理论的简要评述第95页
 四、 购买力平价理论第95-100页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第96-97页
  (二)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第97-99页
  (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简要评述第99-100页
 五、 汇兑心理理论第100-101页
  (一) 汇兑心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第100页
  (二) 汇兑心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00-101页
  (三) 汇兑心理理论的简要评述第101页
 六、 利率平价理论第101-106页
  (一) 利率平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第102页
  (二) 利率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02-105页
  (三) 利率平价理论的简要评述第105-106页
 七、 资产组合理论第106-108页
  (一) 资产组合理论的简单介绍第106-107页
  (二) 资产组合理论的简要评述第107-108页
 八、 均衡汇率理论第108-111页
  (一) 均衡汇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108页
  (二) 均衡汇率理论的模型第108-111页
  (三) 均衡汇率理论的简要评述第111页
 九、 近些年来汇率理论的新发展第111-115页
  (一) 具有微观基础的汇率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第111-112页
  (二) 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第112-113页
  (三) 汇率决定的混沌分析方法第113-115页
第六章 马克思汇率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指导意义第115-129页
 一、 马克思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的比较第115-119页
  (一) 马克思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的差异第115-119页
  (二) 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对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借鉴之处第119页
 二、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模型验证第119-123页
  (一)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模型构建第120-121页
  (二) 马克思汇率模型的经验验证第121-123页
 三、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第123-126页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第123-125页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第125页
  (三) 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状况与努力方向第125-126页
 四、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第126-129页
  (一) .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第126-127页
  (二) 积极稳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第127-128页
  (三) 逐渐放宽汇率波动的范围第128-12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35-136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生理及幼根超微结构、转录组学研究
下一篇:产业空间重构与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