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图表清单 | 第12-15页 |
缩略词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选题背景 | 第17-18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文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9-29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研究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 | 第21-23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 | 第23-2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证研究 | 第25-26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 第26-27页 |
·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 第27页 |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研究方案 | 第29-34页 |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34-6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范畴的界定 | 第34-4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 | 第34-3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36-37页 |
·操作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关系 | 第37-40页 |
·操作风险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40-46页 |
·操作风险因子(或因素) | 第41页 |
·操作风险事件 | 第41-44页 |
·操作风险损失 | 第44-46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解释 | 第46-52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47-49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49-50页 |
·组织决策理论 | 第50-51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51-52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 第52-56页 |
·操作风险战略和政策 | 第52-53页 |
·风险管理文化 | 第53页 |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 第53-54页 |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架构构建 | 第54-56页 |
·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56页 |
·内部控制要素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 | 第56-63页 |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 第56-61页 |
·内部控制要素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 第65-87页 |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管理现状分析 | 第65-71页 |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 第65-67页 |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67-71页 |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 第71-86页 |
·中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状况 | 第71-72页 |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状况的问卷调查情况 | 第72-78页 |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 第78-82页 |
·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比较 | 第82-83页 |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识别及综合评价研究 | 第87-113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第87-99页 |
·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因素分析 | 第87-90页 |
·商业银行人员因素分析 | 第90-92页 |
·商业银行系统(技术)因素分析 | 第92-93页 |
·商业银行流程因素分析 | 第93-94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因素分析 | 第94-97页 |
·商业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 第97-99页 |
·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99-112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99-101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赋权 | 第101-104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104-105页 |
·实例研究: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分析 | 第105-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 | 第113-13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比选 | 第113-115页 |
·基本指标法 | 第113-114页 |
·标准法 | 第114页 |
·高级计量法 | 第114-115页 |
·CVaR-POT 度量模型的提出 | 第115-120页 |
·VaR 和 CVaR 方法 | 第115-116页 |
·极值理论(EVT) | 第116-119页 |
·CVaR-POT 度量模型的优势 | 第119-120页 |
·CVaR-POT 度量模型的局限性 | 第120页 |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120-125页 |
·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 | 第120-121页 |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基本分析 | 第121-125页 |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 | 第125-130页 |
·损失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125页 |
·阈值的选取和参数的估计 | 第125-128页 |
·VaR 和 CVaR 的确定 | 第128-130页 |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修正 | 第130-134页 |
·基于内控修正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第130-132页 |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修正过程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六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 第135-156页 |
·基于内部控制过程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35-146页 |
·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35-141页 |
·基于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1-143页 |
·基于内部控制活动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3-144页 |
·基于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4-145页 |
·基于监督评价与纠正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5-146页 |
·基于内部控制结果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6-148页 |
·加强银行案件防控 | 第146页 |
·降低贷款集中度风险 | 第146-147页 |
·保证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 | 第147-148页 |
·基于人员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8-149页 |
·基于系统(技术)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49-150页 |
·基于流程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50-151页 |
·基于外部事件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151-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6-161页 |
·研究结论 | 第156-158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8-159页 |
·展望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1-173页 |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1-172页 |
二、攻读博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172-173页 |
附录一 | 第173-178页 |
附录二 | 第178-182页 |
附录三 | 第182-183页 |
附录四 | 第183-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