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攻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及尾旋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图清单 | 第8-10页 |
| 表清单 | 第10-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风洞实验设备 | 第14-15页 |
| ·非定常气动力建模与大攻角非线性飞行仿真 | 第15-16页 |
| ·飞机尾旋特性研究 | 第16-17页 |
|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非定常空气动力风洞试验 | 第19-39页 |
| ·两自由度动态试验台 | 第19-21页 |
| ·大振幅耦合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21-22页 |
| ·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22-23页 |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22-23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3页 |
| ·副翼效率分析 | 第23-32页 |
| ·副翼静态效率 | 第23-24页 |
| ·副翼动态效率 | 第24-32页 |
| ·方向舵效率分析 | 第32-37页 |
| ·方向舵静态效率 | 第32-33页 |
| ·方向舵动态效率 | 第33-37页 |
| ·侧滑角对横向气动力的影响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尾旋仿真非定常空气动力建模研究 | 第39-49页 |
| ·尾旋仿真的基本方法 | 第39-40页 |
| ·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 第40-42页 |
| ·不同模型仿真结果比较 | 第42-44页 |
| ·模型精度对尾旋仿真的影响 | 第44-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飞机尾旋的仿真 | 第49-64页 |
| ·正偏副翼的尾旋仿真 | 第49-54页 |
| ·进入尾旋阶段分析 | 第51-52页 |
| ·稳定尾旋阶段 | 第52-53页 |
| ·改出尾旋阶段 | 第53-54页 |
| ·负偏副翼的尾旋仿真 | 第54-57页 |
| ·负偏副翼不能进入尾旋的情况 | 第54-56页 |
| ·负偏副翼进入尾旋的情况 | 第56-57页 |
| ·偏转方向舵的尾旋仿真 | 第57-61页 |
| ·偏转方向舵无法进入尾旋的情况 | 第57-59页 |
| ·增大方向舵效率后的尾旋仿真 | 第59-61页 |
| ·同时偏转副翼和方向舵的尾旋仿真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飞机尾旋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64-73页 |
| ·转动惯量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4-68页 |
| ·转动惯量I_x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转动惯量I_y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 ·转动惯量I_z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惯量积I_xy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 ·静态特性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舵面效率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进入攻角对尾旋特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