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农村信用社法律主体地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三、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0-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1页
  (二)历史研究法第11页
  (三)比较分析法第11-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3页
 第一节 合作社第12-17页
  一、 合作社的概念第12-13页
  二、 合作社的特征第13-14页
  三、 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对比第14-17页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第17-21页
  一、 农村信用社的概念第17-18页
  二、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沿革第18-20页
  三、 国外农村信用社的介绍第20-21页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重要作用第21-23页
  一、 农村融资难的外因第21页
  二、 农村融资难的内因第21-22页
  三、 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主体定位不清第23-39页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异化第23-25页
  一、 关于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的讨论第23-24页
  二、 组织形式选择依据不充分第24-25页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社员权未尽实现第25-33页
  一、 社员权概述第25-28页
  二、 农村信用社的社员权第28-31页
  三、 法人治理中未实现社员权第31-33页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第33-36页
  一、 农村信用社社员出资问题第33-34页
  二、 农村信用社财产构成第34页
  三、 农村信用社财产的限制第34-36页
  四、 产权不明晰致经营障碍第36页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盈余分配不合理第36-39页
  一、 盈余分配原则第36页
  二、 盈余分配顺序第36-38页
  三、 盈余分配制度的改进第38-39页
第三章 合理确定农村信用社法律主体地位第39-47页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法人第39-40页
  一、 核心要素—独立性第39页
  二、 独立法人地位之实现第39-40页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是企业法人第40-42页
  一、 企业法人的概念第41-42页
  二、 农村信用社是广义的企业法人第42页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是非营利法人第42-44页
  一、 “非营利性”的标准第42-43页
  二、 非营利法人是否可从事营利活动第43页
  三、 农村信用社的非营利性探讨第43-44页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是互益法人第44-47页
  一、 互益法人的概念第44-45页
  二、 农村信用社的互益性探讨第45-47页
第四章 对相关立法的建议第47-52页
 第一节 现行立法的不足第47-48页
  一、 现行立法并未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第47页
  二、 现行立法的缺陷第47-48页
 第二节 立法明确农村信用社法律主体地位第48-52页
  一、 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第48-51页
  二、 通过立法给予农村信用社财政、税收优惠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立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下一篇:我国村镇银行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