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5页 |
1 前言 | 第15-37页 |
·分子力学力场方法 | 第15-23页 |
·分子力学力场 | 第15-20页 |
·金属氧化物力场 | 第20-21页 |
·可用于化学反应的反应力场 | 第21-23页 |
·基于分子力学力场的模拟方法 | 第23-32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23-26页 |
·非平衡动力学方法 | 第26-29页 |
·Monte Carlo 方法 | 第29-32页 |
·分子力学力场与模拟方法之间的相互关联 | 第32-34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34-37页 |
2 可同时用于体相和界面过程的金属氧化物力场 | 第37-62页 |
·金属氧化物力场进展与本章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力场的函数形式 | 第39-40页 |
·力场的参数化 | 第40-46页 |
·力场在金属氧化物体相性质计算中的验证 | 第46-54页 |
·对训练集中结构体相性质的验证 | 第46-50页 |
·力场迁移性的验证:三元金属氧化物性质的预测 | 第50-53页 |
·ZnAl2O_4 高压下结构变化情况预测 | 第53-54页 |
·力场在界面过程中的预测和应用 | 第54-60页 |
·吸附能与吸附曲线 | 第55-57页 |
·MgO 表面的极化作用 | 第57-58页 |
·微观能量与结构分析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3 经典力场在计算液体传递性质方面的研究 | 第62-98页 |
·经典力场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本章的研究内容 | 第62-65页 |
·PPM-NEMD 计算剪切粘度的方法研究 | 第65-81页 |
·PPM-NEMD 的原理与模拟条件 | 第65-67页 |
·误差估计 | 第67-68页 |
·微扰加速度振幅及微扰周期的影响---微扰程度的标度 | 第68-74页 |
·粘度计算结果低估的原因 | 第74-79页 |
·线性外推方法计算粘度的应用 | 第79-81页 |
·力场的影响情况 | 第81-91页 |
·静态平衡性质导出力场对剪切粘度的预测 | 第82-87页 |
·力场参数在不同结构的化合物间的迁移性对粘度计算的影响 | 第87-88页 |
·力场参数在不同状态点时计算粘度的迁移性 | 第88-91页 |
·导热系数的初步研究 | 第91-96页 |
·RNEMD 的原理及编程策略 | 第91-93页 |
·RNEMD 的代码验证和应用 | 第93-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4 反应力场及MONTE CARLO 模拟化学反应 | 第98-127页 |
·反应力场的研究现状及本章的研究内容 | 第98-102页 |
·AI-REBO 力场对C、H 原子组态相空间内的预测性能 | 第102-112页 |
·AI-REBO 应用于平衡体系 | 第102-103页 |
·稳态结构的生成热 | 第103-105页 |
·力场计算微扰变形结构的能量与量化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105-107页 |
·化学反应路径的量化计算与力场计算结果对比 | 第107-112页 |
·AI-REBO 反应力场的MONTE CARLO 实现 | 第112-117页 |
·NVT Monte Carlo 策略 | 第112-114页 |
·McRebo 程序的初步验证 | 第114-117页 |
·AI-REBO 与MC 相结合在化学反应中的验证 | 第117-125页 |
·碳纳米管 | 第117-121页 |
·立方烷的热分解 | 第121-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5 总结与结论 | 第127-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