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常见缺陷及其评估方法 | 第12-25页 |
·引言 | 第12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 | 第12-13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常见缺陷 | 第13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产生缺陷的原因 | 第13-14页 |
·设计方面 | 第13-14页 |
·施工方面 | 第14页 |
·使用方面 | 第14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缺陷评估 | 第14-18页 |
·桥梁现状检查 | 第14-15页 |
·桥梁结构检算 | 第15-17页 |
·荷载试验法 | 第17-18页 |
·桥梁劣化等级 | 第18页 |
·88m钢管混凝土拱桥缺陷的评估 | 第18-21页 |
·工程概述 | 第18-19页 |
·桥梁缺陷的评估 | 第19-21页 |
·88 m钢管混凝土拱桥缺陷受力模拟 | 第21-25页 |
·基于拱脚未开裂的结构受力 | 第22-23页 |
·基于拱脚开裂的结构受力 | 第23-24页 |
·结构现状的初步评估结果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方法及计算理论 | 第25-43页 |
·引言 | 第25页 |
·桥梁加固的原则 | 第25页 |
·桥梁加固常用的方法 | 第25-27页 |
·直接加固方法 | 第25-26页 |
·间接加固方法 | 第26-27页 |
·加固计算理论 | 第27-34页 |
·加固前后系梁受力特点 | 第27-28页 |
·增大截面加固计算原理 | 第28-31页 |
·预应力加固计算原理 | 第31页 |
·开裂构件加固后计算原理 | 第31-34页 |
·88m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方法 | 第34-39页 |
·拱脚加固 | 第34-36页 |
·系梁加固 | 第36-39页 |
·拱桥表面裂缝加固处理 | 第39页 |
·88m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计算 | 第39-43页 |
·加固前后系梁二次受力验算 | 第40页 |
·加固前后系梁二次受力模拟 | 第40-43页 |
第四章 88m钢管混凝土拱桥线形恢复及评估 | 第43-63页 |
·引言 | 第43页 |
·线形恢复方案模拟 | 第43-54页 |
·线形恢复方案一 | 第44-47页 |
·线形恢复方案二 | 第47-51页 |
·实际顶升方案的确立及有限元分析 | 第51-54页 |
·系梁的顶升复位 | 第54-56页 |
·复位后桥梁状态的评估 | 第56-62页 |
·系梁竖向位移恢复情况 | 第57-59页 |
·拱肋竖向位移恢复情况 | 第59-61页 |
·支座位移恢复情况 | 第61页 |
·系梁应力恢复情况 | 第61-62页 |
·预应力钢束变化情况 | 第62页 |
·裂缝恢复情况 | 第62页 |
·复位后评估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五章 88 m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施工监控及荷载试验 | 第63-93页 |
·引言 | 第6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3-66页 |
·计算模型 | 第63-65页 |
·计算参数 | 第65-66页 |
·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66页 |
·加固施工过程监控方案 | 第66-69页 |
·应力和索力监控方案 | 第66-68页 |
·挠度监控方案 | 第68-69页 |
·加固施工监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 | 第69-79页 |
·整体应力控制 | 第69-75页 |
·整体挠度控制 | 第75-76页 |
·整体索力控制 | 第76-79页 |
·荷载试验 | 第79-93页 |
·测点布置 | 第79-80页 |
·测试内容 | 第80-81页 |
·试验加载 | 第81-85页 |
·结果分析 | 第85-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