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 ·言语互动 | 第18页 |
| ·师生言语互动 | 第18页 |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第2章 师生言语互动的理论阐释 | 第21-26页 |
| ·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内涵 | 第21页 |
| ·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特征 | 第21-23页 |
| ·教师主导性 | 第21页 |
| ·交互性 | 第21-22页 |
| ·连续性 | 第22页 |
| ·非一一对应性 | 第22页 |
| ·情感性 | 第22-23页 |
| ·师生言语互动的教学意义 | 第23-24页 |
| ·师生言语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3页 |
| ·师生言语互动能提高教学质量 | 第23页 |
| ·师生言语互动能改善师生关系 | 第23-24页 |
|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 第24-26页 |
| 第3章 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调查 | 第26-44页 |
|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和问卷调查对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调查概述 | 第26-28页 |
|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调查概述 | 第26页 |
| ·基于问卷调查对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调查概述 | 第26-28页 |
| ·有关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调查的基本数据分析 | 第28-38页 |
|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基本数据分析 | 第28-32页 |
| ·基于问卷调查的基本数据分析 | 第32-38页 |
| ·有关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调查的差异分析 | 第38-44页 |
| ·不同科目的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 ·不同年级的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 ·教师不同性别的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 ·教师不同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42-44页 |
| 第4章 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 ·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6页 |
| ·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有明显的差异性 | 第44页 |
|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出课堂言语互动 | 第44页 |
| ·教师互动观念模糊 | 第44-45页 |
| ·课堂互动内容中表扬、激励的话语少 | 第45页 |
| ·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缺乏人文关爱精神 | 第45页 |
|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混乱 | 第45页 |
| ·学生上课不集中、萎靡不振 | 第45-46页 |
| ·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6-48页 |
| ·教师原因 | 第46-47页 |
| ·学生原因 | 第47页 |
| ·课堂环境原因 | 第47-48页 |
| 第5章 优化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几点建议 | 第48-52页 |
|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 | 第48-49页 |
| ·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传统角色 | 第48页 |
| ·创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与公平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 第48页 |
| ·接纳学生的情感 | 第48-49页 |
| ·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 第49页 |
| ·引导小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 第49-50页 |
|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 第49-50页 |
| ·提高学生作为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认识 | 第50页 |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50页 |
| ·加强小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 第50-52页 |
| ·全面树立教师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 第50-51页 |
|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 第51页 |
| ·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做到精心备课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