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视觉图像权充话语下山寨版“蒙娜丽莎”阐释方式的类型 | 第11-15页 |
(一) 经典型山寨——认可的引用 | 第11-12页 |
(二) 拿来型山寨——肆意的辄用 | 第12-13页 |
(三) 恶搞型山寨——娱乐的滥用 | 第13-15页 |
二、中国当代艺术中视觉图像权充创作方式的非自发式“崛起” | 第15-17页 |
(一) 80 年代新潮艺术家的舶来推崇和形而上姿态 | 第15页 |
(二) 90 年代新生代艺术家的无聊情绪和解构意识 | 第15-16页 |
(三) 21 世纪新新人类艺术家的困惑情怀和无奈选择 | 第16页 |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中视觉图像权充创作的类型 | 第16-17页 |
三、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从事视觉图像权充创作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 第17-24页 |
(一) 将视觉图像权充与模仿和复制的概念混淆 | 第17-19页 |
(二) 艺术家对知识产权存在盲点以及侥幸心理 | 第19-20页 |
(三) 借用“摄影技术”与盗用“摄影艺术”的区别 | 第20-21页 |
(四) 盗用网络图片和同张图片多次采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五) 非理性的追求“标新立异”与无视法律和道德 | 第22-23页 |
(六) 盲目急功近利与忽视能力培养 | 第23-24页 |
四、对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中杂乱“视觉图像权充”现象的反思 | 第24-28页 |
(一) 从艺术各种中介环节阻断恶意“山寨”艺术品的横流 | 第24-26页 |
(二) 当代艺术家提高自律意识和增强自信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第26页 |
(三) 中国当代艺术中视觉图像权充未来发展的何去何从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