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页 |
·BoHV5流行病学及其致病性 | 第11-12页 |
·BoHV-5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2-14页 |
·miRNA的生物合成及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病毒的miRNA | 第15-16页 |
·疱疹病毒与miRNA | 第16页 |
·BoHV-1和BoHV-5编码的miRNA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3页 |
·病毒、菌种、质粒与细胞 | 第19页 |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19页 |
·酶及主要事试剂 | 第19-20页 |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22页 |
·本研究中所用的寡核苷酸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3页 |
·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 第23-27页 |
·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 | 第27-28页 |
·Real-time检测在RNA水平的调节 | 第28-29页 |
·Us3多抗的制备 | 第29-31页 |
·对Us3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 | 第31页 |
·一步法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1-32页 |
·凋亡蛋白的检测 | 第32页 |
·流式细胞实验 | 第32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2-33页 |
第3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3-43页 |
·BoHV-5 miR-10靶基因的预测 | 第33页 |
·BoHV5 miR-10与靶基因相互作用的验证 | 第33-36页 |
·靶基因3UTR区的克隆 | 第33-34页 |
·双荧光素报告质粒的构建 | 第34页 |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10对预测靶基因的调控 | 第34-35页 |
·miR-10-5p种子序列突变后对靶基因的调控 | 第35-36页 |
·miR-10-5p对靶基因的调控的剂量依赖 | 第36页 |
·miR-10-5p对靶基因Us3的调控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 | 第36-37页 |
·miR-10-5p对靶基因Us3的调控在翻译水平上的影响 | 第37-39页 |
·BoHV-5 Us3的原核表达 | 第37页 |
·对融合蛋白的鉴定 | 第37-38页 |
·对Us3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 | 第38-39页 |
·过量表达miR-10-5p对病毒在上皮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 第39页 |
·过量表达miR-10-5p后病毒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凋亡蛋白检测 | 第39-40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上皮细胞凋亡 | 第40-41页 |
·过量表达miR-10-5p对病毒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凋亡蛋白检测 | 第41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 第41-43页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8页 |
·BoHV5 mi-10潜在靶基因的预测及筛选 | 第43-44页 |
·miR-10对预测靶基因调控验证及对靶基因Us3的调控 | 第44-45页 |
·过量表达miR-10-5p对病毒在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5页 |
·过量表达miR-10-5p后病毒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5-46页 |
·过量表达miR-10-5p病毒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