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和公允价值会计的特征 | 第9-17页 |
(一) 公允价值的涵义 | 第9页 |
(二) 公允价值的级次 | 第9-10页 |
(三) 公允价值的提出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 第10-15页 |
(四) 公允价值会计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7-22页 |
(一) 公允价值会计应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 第17-18页 |
(二) 公允价值计量是对历史成本计量的调整或修订 | 第18-19页 |
(三)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9-22页 |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对我国企业财务处理产生的影响 | 第22-26页 |
(一)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影响 | 第22页 |
(二) 公允价值运用对企业合并业务产生的影响 | 第22页 |
(三)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债务重组业的影响 | 第22-23页 |
(四)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性房产业务产的影响 | 第23页 |
(五) 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产生的影响 | 第23页 |
(六) 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税务处理的影响 | 第23-26页 |
四、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26-32页 |
(一) 公允价值不能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价值 | 第26-27页 |
(二) 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 第27-29页 |
(三) 公允价值不能提供与收入、费用相配比的相关财务信息 | 第29页 |
(四) 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反映缺乏科学性 | 第29-30页 |
(五)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中出现的其它问题 | 第30-32页 |
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几点建议 | 第32-36页 |
(一) 尽快制定出全面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规范 | 第32-33页 |
(二) 加强公允价值在会计报表中的批露 | 第33-34页 |
(三) 降低公允价值计量助涨助跌的亲周期性 | 第34页 |
(四) 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引入对称性原则 | 第34-35页 |
(五) 划清公允价值变动与利润的关系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