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丰子恺的佛法思维模式界定 | 第9-19页 |
·丰子恺的佛教徒身份界定 | 第9-12页 |
·丰子恺对佛法思维的认识 | 第12-15页 |
·丰子恺对佛法思维的生命体证 | 第15-19页 |
2 丰子恺创作的生命诉求 | 第19-31页 |
·丰子恺的创作初衷 | 第19-23页 |
·丰子恺的核心药味 | 第23-26页 |
·丰子恺的创作受用性 | 第26-31页 |
3 丰子恺在创作中对佛法的践行 | 第31-41页 |
·丰子恺创作中践行的方法:绝缘观 | 第31-33页 |
·丰子恺绝缘观照下的“童心” | 第33-35页 |
·丰子恺绝缘观照下的“赤子之心” | 第35-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