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管连轧变形过程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双金属管的制备技术概述 | 第11-16页 |
·机械结合的制备技术 | 第12-14页 |
·冶金结合的制备技术 | 第14-16页 |
·国内外双金属管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双金属管的发展前景 | 第18-19页 |
·国内双金属管生产的技术现状 | 第18页 |
·国内双金属管生产的发展建议 | 第18页 |
·双金属管产品后续加工技术的研发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双金属管连轧复合工艺设计 | 第21-35页 |
·连轧复合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连轧复合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页 |
·轧制复合的界面结合机理 | 第21-23页 |
·轧机选择 | 第23-25页 |
·三辊轧管机的工艺特点 | 第23-24页 |
·三辊Y型轧机的特点 | 第24-25页 |
·新一代三辊轧机的特点 | 第25页 |
·双金属管连轧工艺设计 | 第25-30页 |
·张力减径工艺特点 | 第26页 |
·张力减径过程中轧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第26-29页 |
·张力减径过程中塑性变形方程 | 第29-30页 |
·现代算法中张力减径的金属流动特点 | 第30页 |
·双金属管连轧孔型设计 | 第30-34页 |
·张力减径孔型设计的相关推导 | 第31页 |
·两种常用的张力减径孔型 | 第31-32页 |
·双金属管连轧孔型系统设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双金属管生产工艺路线制定 | 第35-41页 |
·材料选择 | 第35-36页 |
·工艺路线制定 | 第36-39页 |
·管坯准备 | 第36-38页 |
·连轧轧制 | 第38页 |
·轧后处理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双金属管连轧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41-65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41-42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概述 | 第41页 |
·LS-DYNA模块介绍 | 第41-42页 |
·热力耦合分析 | 第42-48页 |
·双金属管连轧复合热力耦合的必要性 | 第42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固体导热微分方程 | 第43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连轧过程的温度变化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热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 第46-48页 |
·双金属管连轧复合有限元模拟 | 第48-52页 |
·双金属管连轧复合有限元求解的本质 | 第48页 |
·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参数 | 第48-49页 |
·连轧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49页 |
·材料模型 | 第49-50页 |
·网格划分 | 第50-51页 |
·接触定义 | 第51页 |
·施加载荷 | 第51-52页 |
·求解控制 | 第52页 |
·耦合热参数控制 | 第5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62页 |
·双金属管金属流动特性 | 第52-54页 |
·双金属管形状和尺寸精度的研究 | 第54-56页 |
·双金属管各层金属壁厚的变化 | 第56-58页 |
·双金属管连轧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分布 | 第58-60页 |
·双金属管连轧过程的温度场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五章 双金属管生产实验研究 | 第65-79页 |
·实验仪器及实验原理 | 第65-70页 |
·测量系统 | 第65-67页 |
·压力标定 | 第67-69页 |
·连轧试验平台 | 第69-70页 |
·实验方案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6页 |
·轧制力分析 | 第71-72页 |
·复合管的结合强度分析 | 第72-74页 |
·复合管壁厚精度分析 | 第74-76页 |
·试验中存在的产品缺陷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