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20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9-14页 |
| ·试验设计 | 第9页 |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中止试验条件 | 第11-12页 |
|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 ·临床观察指标 | 第13页 |
| ·疗效及安全性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 ·统计方法 | 第14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14-20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第14-19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19-20页 |
| 讨论 | 第20-28页 |
| 1. 祖国医学对FD肝郁脾虚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20-21页 |
| 2. 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 | 第21页 |
| 3. 现代医学对FD伴精神障碍的研究 | 第21-22页 |
| 4. FD肝郁脾虚证的治疗原则 | 第22-23页 |
| ·疏肝理气 | 第22页 |
| ·健脾和胃 | 第22-23页 |
| ·化湿 | 第23页 |
| 5. 组方分析 | 第23-25页 |
| 6.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5-26页 |
| 7. 临床疗效评价与分析 | 第26-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附表 | 第33-34页 |
| 文献综述 | 第34-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