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绪论 中国叙事文化学视野下的隋炀帝故事 | 第15-27页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二、隋炀帝故事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三、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第19-27页 |
第一章 隋炀帝故事文献综述 | 第27-84页 |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隋炀帝故事文献 | 第28-46页 |
·历史典籍类 | 第28-32页 |
·小说笔记类 | 第32-40页 |
·诗文、绘画类 | 第40-43页 |
·其它 | 第43-46页 |
第二节 宋元时期隋炀帝故事文献 | 第46-60页 |
·历史典籍类 | 第46-47页 |
·小说笔记类 | 第47-54页 |
·戏曲类 | 第54-56页 |
·诗文等类 | 第56-57页 |
·其它 | 第57-60页 |
第三节 明代隋炀帝故事文献综述 | 第60-69页 |
·小说类 | 第61-66页 |
·戏曲等类 | 第66-68页 |
·绘画类 | 第68页 |
·诗词文类 | 第68-69页 |
第四节 清代隋炀帝故事文献综述 | 第69-84页 |
·小说笔记等类 | 第70-75页 |
·戏曲等类 | 第75-77页 |
·诗词文类 | 第77-82页 |
·绘画类 | 第82页 |
·其它 | 第82-84页 |
第二章 隋炀帝故事与暴君政治主题 | 第84-130页 |
第一节 隋炀帝故事与暴君政治概说 | 第84-88页 |
·治权在君与“尊君—罪君”的文化范式 | 第84-86页 |
·隋炀帝故事与暴君政治 | 第86-88页 |
第二节 隋唐:对帝王与王权政治关系的反思 | 第88-105页 |
·以史为据:聚焦炀帝之“过” | 第88-97页 |
·史书记载:炀帝故事系统表述的开始 | 第89-91页 |
·史鉴观念与明君理想的表达 | 第91-94页 |
·史书对炀帝政治故事的记录 | 第94-97页 |
·依托史实:炀帝暴政的文学演绎 | 第97-105页 |
·小说对炀帝巡游、忌杀大臣故事的演绎 | 第98-102页 |
·诗歌对炀帝开河故事的评价 | 第102-105页 |
第三节 宋元:世俗化的隋炀帝暴政描写 | 第105-118页 |
·史书记载:更多暴政细节的描述 | 第105-107页 |
·从依托历史到脱离史实拘囿的转变 | 第107-108页 |
·市民情趣与对政治反思的弱化 | 第108-118页 |
·民族矛盾背景下对炀帝征伐题材的忽略 | 第108-110页 |
·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奢侈风气下的炀帝故事 | 第110-111页 |
·颇具市民情趣的炀帝开河巡游故事 | 第111-114页 |
·从理性反思到感性批判的逐渐转变 | 第114-118页 |
第四节 明清:隋炀帝暴君政治的集大成描写 | 第118-130页 |
·消解隋炀帝的执政能力 | 第118-124页 |
·独夫与民贼的典型形象 | 第124-130页 |
·臣子:顺昌逆亡 | 第124-126页 |
·百姓:残暴虐民 | 第126页 |
·暴君形象塑造的背景:对明清政治的批判与反思 | 第126-130页 |
第三章 隋炀帝故事与帝妃情感生活主题 | 第130-160页 |
第一节 隋炀帝故事与帝妃情感生活概说 | 第130-132页 |
·帝妃爱情的特征 | 第130-131页 |
·隋炀帝与后宫嫔妃 | 第131-132页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客观描摹炀帝之后宫生活 | 第132-139页 |
·随史生发:炀帝的后宫生活故事 | 第132-134页 |
·后宫女性群体的塑造 | 第134-139页 |
·温婉恭顺的皇后——萧后 | 第134-136页 |
·不能自主的先帝妃嫔——宣华夫人、容华夫人 | 第136-138页 |
·后宫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背景 | 第138-139页 |
第三节 宋元:市民情趣的帝妃爱情 | 第139-146页 |
·从重门第到重色的转变 | 第139-143页 |
·平民出身的美人妃嫔 | 第140-141页 |
·萧后形象丑化的开始 | 第141-142页 |
·女色误国主题的表达 | 第142-143页 |
·聚焦宫闱秘史 | 第143-146页 |
·演绎隋炀帝的好色行为 | 第143-144页 |
·塑造各逞其色的佳丽形象 | 第144-145页 |
·故事的艳情化趋势 | 第145-146页 |
第四节 明清:被扭曲了的帝妃爱情 | 第146-160页 |
·隋炀帝爱情故事的复杂性 | 第146-148页 |
·明清社会风尚下的隋炀帝故事 | 第148-155页 |
·后宫女性形象的变迁 | 第148-153页 |
·缠足之风下的小脚宫妃 | 第149-151页 |
·擅长马术武功的炀帝宫人 | 第151-153页 |
·南风故事的加入 | 第153-155页 |
·贞节观念下的炀帝后宫故事 | 第155-160页 |
·塑造贞女烈女形象 | 第155-156页 |
·对失贞的批判:萧后形象的演变 | 第156-160页 |
第四章 隋炀帝故事与才子帝王主题 | 第160-186页 |
第一节 隋炀帝故事与才子帝王概说 | 第160-163页 |
·才子帝王概说 | 第160-161页 |
·隋炀帝的文人气质 | 第161-163页 |
第二节 隋唐:才子情结与隋炀帝形象的塑造 | 第163-170页 |
·炀帝形象文人化 | 第163-168页 |
·体现士人审美趣味的隋炀帝故事 | 第168-170页 |
第三节 宋元:猎奇心理与隋炀帝形象的塑造 | 第170-174页 |
·体现市民趣味的隋炀帝故事 | 第171-172页 |
·炀帝以逸游淫乐为主题的诗歌创作 | 第172-174页 |
第四节 明清:功利心态与隋炀帝形象的塑造 | 第174-186页 |
·体现实用价值观的隋炀帝故事 | 第176-179页 |
·才情的消融——炀帝文思枯竭 | 第179-181页 |
·才情的转移——凸现才女形象 | 第181-186页 |
第五章 隋炀帝故事与神秘文化主题 | 第186-213页 |
第一节 隋炀帝故事与神秘文化概说 | 第186-190页 |
·帝王与神秘文化 | 第186-189页 |
·隋炀帝与神秘文化 | 第189-190页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借相人术为新皇登基做舆论准备 | 第190-192页 |
第三节 宋元:炀帝失德天不佑隋 | 第192-203页 |
·梦征与气占:隋失天下的征兆 | 第192-199页 |
·梦征:断尾之龙与帝坐火中 | 第192-196页 |
·气占:睢阳有王气出 | 第196-199页 |
·妖物灵怪:炀帝终遭天谴 | 第199-203页 |
·大鼠原形:妖孽为帝,祸乱人间 | 第199-200页 |
·神灵贿求:暴政之下,难得安宁 | 第200-201页 |
·鬼魂作祟:昏君被迷,天谴已定 | 第201-203页 |
第四节 明清:炀帝之归宿 | 第203-213页 |
·占星与童谣:隋亡唐兴,炀帝身死 | 第203-209页 |
·占星:帝星晦暗,天垂其象 | 第203-206页 |
·童谣:木子李兴,天意难违 | 第206-209页 |
·轮回果报:投胎转世,再续情缘 | 第209-213页 |
余论 | 第213-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20页 |
致谢 | 第220-22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