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助学贷款受信学生消费控制力特点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问题提出第12-20页
   ·债务容忍度研究综述第12-13页
     ·债务容忍度概念的提出第12页
     ·债务容忍度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外债务心理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外债务控制的心理研究第13-14页
     ·国外学生债务的心理研究第14-15页
   ·面额效应及自我控制研究综述第15-16页
   ·心理账户研究综述第16-18页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构想第18-19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2 研究一:受信学生债务监控及债务容忍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0-27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被试第20页
     ·工具第20-21页
   ·结果第21-24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能力的性别差异第21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能力的学科差异第21-22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能力的年级差异第22-23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容忍度与领取贷款年限的关系第23-24页
   ·讨论第24-25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债务容忍度与性别的关系第24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债务容忍度与学科的关系第24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债务容忍度与年级的关系第24-25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债务容忍度与领取贷款年限的关系第25页
   ·小结第25-27页
3 研究二: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调查第27-36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页
     ·被试第27页
     ·工具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4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月支出的差异比较第27-28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收入来源的差异比较第28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支出用途的差异比较第28-31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生活费是否够用的差异比较第31-32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对超前消费的态度的差异比较第32-33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有无记账习惯的差异比较第33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对支出状况满意程度的差异比较第33-34页
   ·小结第34-36页
4 研究三: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心理账户比较研究第36-44页
   ·研究目的第36页
   ·研究方法第36页
     ·被试第36页
     ·工具第36页
   ·结果第36-40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心理账户比较研究第36-39页
       ·助学贷款学生四种不同收入来源在不同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36-37页
       ·非助学贷款学生四种不同收入来源在不同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37-38页
       ·助学贷款学生不同债务监控能力者同一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38-39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不同收入来源在同一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39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同一收入来源同一项目的金额分配的差异比较第39-40页
   ·讨论第40-43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心理账户特征第40-42页
     ·助学贷款学生不同债务监控能力者四种不同收入来源在不同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42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不同收入来源在同一项目的金额分配比较第42-43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同一收入来源同一项目的金额分配的差异比较第43页
   ·小结第43-44页
5 研究四: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面额效应比较研究第44-51页
   ·研究目的第44页
   ·研究方法第44页
     ·被试第44页
     ·工具第44页
   ·结果第44-49页
     ·操作性检验第44-45页
     ·助学贷款学生面额选择与去商场可能性的结果第45-47页
       ·助学贷款学生在两种不同自控需求下面额选择的比较第45-46页
       ·助学贷款学生去商场可能性的差异分析第46-47页
     ·非助学贷款学生面额选择分析第47页
       ·非助学贷款学生在两种不同自控需求下面额选择的比较第47页
       ·非助学贷款学生在两种自控条件下去商场可能性的差异分析第47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面额效应的差异分析第47-49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面额选择的差异分析第47-48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在高自控条件下去商场可能性的差异分析第48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在低自控条件下去商场可能性的差异分析第48-49页
   ·讨论第49-50页
     ·助学贷款学生债务监控能力与面额效应的关系第49页
     ·助学贷款学生与非助学贷款学生的面额效应差异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6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构想第51-52页
7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6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依托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