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同济医院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中国慈善事业研究 | 第9-14页 |
·新加坡华人慈善事业研究 | 第14-16页 |
·有关新加坡同济医院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以及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概述 | 第20-26页 |
·建国前新加坡华人社会概况 | 第20-22页 |
·建国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 | 第22-26页 |
第3章 五帮共治(1885-1930) | 第26-44页 |
·同济医院的成立 | 第26-27页 |
·同济医院的组织运作和管理 | 第27-34页 |
·机构管理 | 第28-30页 |
·经费来源 | 第30-32页 |
·考选医生 | 第32-34页 |
·社会功能 | 第34-44页 |
·施医赠药 | 第34-37页 |
·募捐赈灾 | 第37-40页 |
·社会活动 | 第40-44页 |
第4章 同济医院去帮化运作(1930-1965) | 第44-54页 |
·章程的修改 | 第44-47页 |
·运作管理 | 第47-51页 |
·资金来源 | 第47-50页 |
·招考医生 | 第50-51页 |
·主要活动 | 第51-54页 |
·施医赠药 | 第51-52页 |
·社会救济 | 第52-54页 |
第5章 同济医院本土化转型(1965 年至今) | 第54-76页 |
·建国后新加坡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 第55-60页 |
·慈善组织数量和种类的增加 | 第56-59页 |
·慈善组织收入水平的提高 | 第59-60页 |
·同济医院组织制度和机构的完善与发展 | 第60-65页 |
·章程的修改 | 第60-63页 |
·组织机构完善 | 第63-65页 |
·运作管理 | 第65-72页 |
·经费来源 | 第65-71页 |
·中医药学 | 第71-72页 |
·慈善医疗的专业化和现代化 | 第72-76页 |
·施医赠药与特别门诊 | 第72-73页 |
·设施建设 | 第73-7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A 同济赠医社公议规条 | 第83-8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