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背景 | 第9-10页 |
·应对气候变化国内背景 | 第10-11页 |
·国家低碳发展试点工作 | 第11页 |
·陕西省低碳研究的典型性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省级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居民生活消费的碳排放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碳排放预测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陕西省碳排放概况分析 | 第21-37页 |
·陕西省碳排放现状研究 | 第21-27页 |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001-2010 年陕西省碳排放总量 | 第23-27页 |
·低碳试点省份碳排放对比 | 第27-35页 |
·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对比 | 第28-30页 |
·碳排放强度对比 | 第30-33页 |
·碳排放能源构成对比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政策建议 | 第35-37页 |
第3章 陕西省产业部门碳排放分析 | 第37-54页 |
·陕西省产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分解研究 | 第37-43页 |
·2001-2010 年陕西省产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 第37-39页 |
·产业部门 LMDI 分解方法 | 第39-41页 |
·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陕西省工业部门终端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分解研究 | 第43-52页 |
·工业部门 LMDI 分解方法 | 第43-45页 |
·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第45-51页 |
·2006-2010 年陕西省工业 CO2 排放增长的部门分布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2页 |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第4章 陕西省居民生活碳排放分析 | 第54-70页 |
·居民生活碳排放和 CLA 方法 | 第54-60页 |
·居民生活碳排放 | 第54-55页 |
·CLA 方法 | 第55-60页 |
·居民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第60-69页 |
·居民生活行为直接能源消费 | 第60-63页 |
·居民私人交通直接能源消费 | 第63-64页 |
·居民生活行为间接能源消费 | 第64-66页 |
·居民生活行为 CO2 排放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69页 |
·政策建议 | 第69-70页 |
第5章 陕西省低碳发展情景分析和减排潜力 | 第70-85页 |
·基于 STIRPAT 模型的陕西省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 第70-82页 |
·STIRPAT 模型 | 第70-76页 |
·陕西省碳排放情景分析 | 第76-82页 |
·陕西省减排潜力分析 | 第82-84页 |
·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潜力 | 第82-83页 |
·能源品种调整减排潜力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和政策建议 | 第84-8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5-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政策措施和建议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录 A 本文主要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 | 第92-9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