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 小麦近缘物种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和利用 | 第9-13页 |
·簇毛麦有益基因分布 | 第10-11页 |
·簇毛麦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 第11-13页 |
2. 普通小麦中异源染色体的鉴定 | 第13-18页 |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鉴定 | 第13-15页 |
·小麦背景染色体身份的鉴定 | 第15-18页 |
3. 禾谷类作物染色体比较遗传研究 | 第18-20页 |
4. 普通小麦-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选育进展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1-73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 第22-23页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制片 | 第2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荧光原位杂交 | 第24-26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6-27页 |
·PCR分析 | 第27-28页 |
·辐射后代材料的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28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28-70页 |
1.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8-32页 |
2. 涉及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结构变异体的筛选 | 第32页 |
3. 辐射后代材料中6VS片段的分子标记鉴定 | 第32-49页 |
4. 辐射后代结构变异体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49-50页 |
5. 纯合结构变异材料的选育及鉴定 | 第50-70页 |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0HY74-1的鉴定 | 第51-52页 |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0HY201-5的鉴定 | 第52-53页 |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0HY203-3的鉴定 | 第53-54页 |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0HY209-1的鉴定 | 第54-56页 |
·纯合顶端易位系10HY158-5的鉴定 | 第56-57页 |
·纯合顶端易位系10HY173-5的鉴定 | 第57-59页 |
·纯合顶端易位系10HY205-1的鉴定 | 第59-60页 |
·纯合顶端易位系10HY213-3的鉴定 | 第60-61页 |
·纯合缺失系10HY217-1的鉴定 | 第61-63页 |
·纯合结构变异体11HY24-5的鉴定 | 第63-64页 |
·纯合双易位系10HY38-6的鉴定 | 第64-66页 |
·纯合双易位系10HY71-4的鉴定 | 第66-68页 |
·纯合双易位系10HY72-2的鉴定 | 第68-70页 |
三. 讨论 | 第70-73页 |
1. 利用重复序列原位杂交技术对辐射后代结构变异染色体的鉴定 | 第70页 |
2. 通过分子细胞学方法证明在辐射时有的染色体发生多次断裂 | 第70-71页 |
3. 构建涉及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不同片段的结构变异库 | 第71-73页 |
全文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