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超级杂交稻株型构造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6页
   ·株型、株型育种的概念第9页
   ·水稻高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第9-10页
     ·矮化育种第9页
     ·杂种优势利用第9-10页
     ·超高产育种第10页
   ·水稻理想株型的主要模式第10-12页
     ·国外水稻超高产理想株型主要理论与模式第10-11页
     ·国内水稻超高产理想株型主要理论与模式第11-12页
   ·高产水稻的株型特点第12-14页
     ·叶型第12页
     ·茎型第12-13页
     ·穗型第13页
     ·根型第13-1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供试材料第16页
   ·田间设计第16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6-18页
     ·植株冠层高度第16页
     ·叶面积指数、比叶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及干物质测定第16-17页
     ·叶片形态性状第17页
     ·基部透光率和消光系数第17页
     ·叶绿素含量第17页
     ·籽粒灌浆动态第17-18页
     ·根系伤流量第18页
     ·产量结构第18页
   ·数据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32页
   ·光合生产力第19-25页
     ·叶片姿态第19-20页
     ·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第20-21页
     ·比叶重动态第21-22页
     ·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第22-23页
     ·基部透光率与消光系数第23-24页
     ·干物质积累与茎鞘物质输出率第24-25页
   ·茎秆性状第25-27页
     ·节间性状第25-27页
     ·冠层高度动态变化及株高第27页
   ·穗部性状第27-29页
     ·枝梗性状第27-28页
     ·灌浆动态第28-29页
   ·根系活力第29-30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30-3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2-36页
   ·结论第32页
   ·讨论第32-35页
     ·超级杂交稻株型改良规律第32-33页
     ·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的途径第33-34页
     ·超级杂交稻形态改良技术路线探讨第34-35页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机理分析及固结沉降研究
下一篇:国企C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