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LED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0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照明现状 | 第15-16页 |
| ·照明灯具的发展 | 第15-16页 |
| ·LED的优点 | 第16页 |
| ·照明控制策略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 ·智能照明系统的特点 | 第17-18页 |
| ·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分析 | 第18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2 LED智能照明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6页 |
| ·照明现状的分析 | 第20页 |
|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20-22页 |
| ·智能照明控制器的设计 | 第21-22页 |
| ·上位机的设计 | 第22页 |
| ·通讯网络的设计 | 第22页 |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2-23页 |
| ·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23-26页 |
| 3 LED照明及驱动电源技术 | 第26-46页 |
| ·照明与采光中的基本光度单位 | 第26-28页 |
| ·光通量 | 第26页 |
| ·发光强度 | 第26-27页 |
| ·照度 | 第27-28页 |
| ·LED照明 | 第28-30页 |
| ·LED驱动电源概述 | 第30-38页 |
| ·LED驱动电源面临的技术问题 | 第30页 |
| ·LED驱动电源的分类及特性 | 第30-32页 |
| ·LED的驱动方法 | 第32-33页 |
| ·LED驱动电源特点 | 第33-38页 |
| ·LED的连接方式 | 第38-41页 |
| ·LED采取全部串联方式 | 第38页 |
| ·LED采取全部并联方式 | 第38-39页 |
| ·LED采取混联方式 | 第39-40页 |
| ·交叉阵列形式 | 第40-41页 |
| ·本设计中LED的电源 | 第41-46页 |
| ·主照明电源(基于BP2808的开关电源) | 第41-43页 |
| ·应急照明电源 | 第43-46页 |
| 4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6-56页 |
| ·智能照明微控制器选择 | 第46-47页 |
| ·TMS320LF2407最小系统的设计 | 第47-49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47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47页 |
| ·晶振电路设计 | 第47-49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49-51页 |
| ·室内光照度采集 | 第49-50页 |
| ·室内人体感应 | 第50-51页 |
| ·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51-55页 |
| ·通讯方式的选择 | 第51-53页 |
| ·CAN接口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 ·485接口电路设计 | 第54页 |
| ·其他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 ·DSP和BP2808 | 第55-56页 |
| 5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6-68页 |
| ·DSP的初始化 | 第56-57页 |
| ·通用I/O端口控制 | 第57-60页 |
| ·中断系统设计 | 第60-61页 |
| ·PWM信号的产生 | 第61-65页 |
| ·串口通信设计 | 第65-68页 |
| 6 上位机监控系统 | 第68-78页 |
| ·VB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 | 第68-70页 |
| ·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 | 第68-69页 |
| ·MSComm控件 | 第69-70页 |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70-71页 |
| ·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 第71-72页 |
| ·VB环境下串口通信的设计 | 第72-74页 |
| ·串口通信程序的初始化 | 第72-73页 |
| ·上位机通信程序的设计 | 第73-74页 |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74-78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 附录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