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30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改进及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配气机构概述 | 第10-13页 |
·配气机构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配气凸轮结构形式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配气机构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动力学计算模型 | 第17-23页 |
·单质量动力学模型 | 第18-20页 |
·二质量动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多质量动力学模型 | 第21-2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3页 |
·配气凸轮设计准则 | 第23-27页 |
·配气凸轮优化设计方法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 | 第30-41页 |
·AVL-Tycon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N330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32-33页 |
·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 | 第33-35页 |
·参数设置 | 第35-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配气机构模拟计算 | 第41-50页 |
·运动学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1-46页 |
·运动学气门升程、速度及加速度 | 第41-42页 |
·气门跃度 | 第42-43页 |
·凸轮与滚筒间的接触应力 | 第43-44页 |
·凸轮曲率半径 | 第44页 |
·气门弹簧裕度 | 第44-45页 |
·凸轮轴扭矩 | 第45页 |
·气门升程丰满系数 | 第45-46页 |
·阀系共振 | 第46页 |
·动力学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6-49页 |
·动力学气门升程、速度和落座力 | 第46-48页 |
·凸轮与滚筒间的接触应力 | 第48页 |
·气门弹簧动力学特性 | 第48-49页 |
·原凸轮型线分析总结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配气凸轮型线改进及优化设计 | 第50-68页 |
·进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 第50-58页 |
·多项动力凸轮设计(POLYDYNE) | 第51-52页 |
·等加速凸轮设计(STAC) | 第52-55页 |
·分段函数凸轮设计(ISAC) | 第55-57页 |
·进气凸轮型线比较 | 第57-58页 |
·新设计进气凸轮型线动力学验证 | 第58页 |
·排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 第58-67页 |
·多项动力凸轮设计(POLYDYNE) | 第59-61页 |
·等加速凸轮设计(STAC) | 第61-63页 |
·分段函数凸轮设计(ISAC) | 第63-65页 |
·排气凸轮型线比较 | 第65-66页 |
·新设计排气凸轮型线动力学验证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