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中国画与意象造型观 | 第8-16页 |
第一节 意象造型探析 | 第8-13页 |
(一)意象造型的概念 | 第8-9页 |
(二)从工笔人物画的演进看意象造型观 | 第9-13页 |
第二节 意象造型的哲学渊源 | 第13-16页 |
第二章 陈洪绶绣像画与意象造型 | 第16-28页 |
第一节 透析陈洪绶写意性艺术观形成的原因 | 第16-18页 |
(一)“我”之生命定位 | 第16-17页 |
(二)“师”古而求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陈洪绶绣像人物造型理念解析 | 第18-28页 |
(一)高度概括夸张造型 | 第19-21页 |
(二)索取在意装饰味浓 | 第21-22页 |
(三)取法民间雅俗共赏 | 第22-28页 |
第三章 陈洪绶人物画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 | 第28-38页 |
第一节 陈洪绶人物画对后世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当代工笔人物画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一)当代文化对工笔人物画表现内容与样式的影响 | 第29-31页 |
(二)学院式教学对意象造型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三)传统文化的缺失对意象造型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陈洪绶人物画意象造型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启示 | 第33-38页 |
(一)深入理解陈洪绶人物画造型的内在精神 | 第34页 |
(二)提高画家个人文化修养 | 第34-35页 |
(三)从民间艺术中发掘中国艺术的精髓 | 第35-36页 |
(四)在坚持与创新中传承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词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