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一、 引言第10-30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现状第13-26页
  1.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第13-18页
  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状第18-23页
  3.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研究现状第23-25页
  4. 述评第25-26页
 (三)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6-27页
 (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27-28页
  1.研究方法第27-28页
  3.研究框架第28页
 (五) 论文创新点第28-30页
二、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概述第30-42页
 (一) 乡村旅游的概念、特征及类型第30-33页
  1.乡村旅游的概念第30页
  2.乡村旅游的特征第30-32页
  3.乡村旅游的类型第32-33页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第33-36页
  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第33-34页
  2.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第34-36页
 (三) 产业融合的概念、内涵第36-38页
  1.产业融合的概念第36-37页
  2.产业融合的类型第37-38页
  3.产业融合的效应第38页
 (四)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第38-40页
  1.推动乡村旅游升级转型第38-39页
  2.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升值第39页
  3.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第39-40页
  4.催生新的合作形体第40页
  5.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第40页
 (五)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壁垒第40-42页
  1.各相关产业、部门信息交流缺乏第40-41页
  2.受行政部门分工与行政区经济制约,存在跨部门融合困难第41页
  3.存在行业进入壁垒第41-42页
三、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原则与路径第42-48页
 (一) 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第42-43页
  1.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2页
  2.旅游创新理论第42-43页
  3.产业价值链理论第43页
 (二) 融合发展的原则第43-45页
  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第43-44页
  2.坚持全面融合的原则第44页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4页
  4.优势主导原则第44-45页
 (三) 融合发展的路径第45-48页
  1.淡化乡村旅游产业边缘,实现灵活产业融合第45页
  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便捷产业融合第45页
  3.放松产业管制,完善跨界治理机制第45-46页
  4.借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实现多元产业融合第46页
  5.加强产业协作,强化政策引导效应第46-48页
四、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第48-56页
 (一) 中心:产业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第48-51页
  1.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第48-49页
  2.创意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模式第49-51页
 (二) 后向:产业优化——反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第51-53页
  1.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发展第51页
  2.实现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第51-53页
 (三) 前向:产业发展——多要素融合的创意乡村旅游发展第53-54页
  1.继续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推手第53页
  2.继续深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深度第53-54页
 (四) 旁侧:新型农业现代化、兼顾城乡协调发展第54-56页
五、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证研究——以郑州为例第56-74页
 (一) 郑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第56-57页
 (二) 郑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的类型第57-58页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第57页
  2.畜牧养殖旅游模式第57页
  3.科普教育旅游模式第57-58页
  4.渔场垂钓旅游模式第58页
  5.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第58页
 (三) 数据收集第58-59页
 (四) 乡村旅游者人口特征分析第59-61页
  1.性别结构第59页
  2.年龄结构第59-60页
  3.学历结构第60页
  4.职业结构第60页
  5.游客家庭收入水平第60-61页
 (五) 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第61-64页
  1.出游信息来源第61-62页
  2.乡村旅游吸引第62页
  3.乡村旅游动机第62-63页
  4.停留时间第63页
  5.旅游方式第63页
  6.人均乡村旅游支出第63-64页
  7.旅游者重游情况第64页
 (六) 旅游者评价第64-66页
  1.评价结果:非常好第64-65页
  2.评价结果:好第65页
  3.评价结果:一般第65页
  4.评价结果:不好第65-66页
  5.评价结果:非常不好第66页
 (七) 郑州创意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第66-69页
  1.缺乏宏观政策支持,规划欠科学合理第66-67页
  2.乡村文化挖掘不足,缺乏鲜明的文化特色第67页
  3.科学技术更新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第67-68页
  4.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创意人才尤其匮乏第68页
  5.品牌建立意识淡薄,缺乏知名旅游品牌第68-69页
  6.营销策划水平低,旅游吸引力不足第69页
 (八) 郑州市创意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第69-74页
  1.逐步完善制度融合,合理统筹发展规划第69-70页
  2.挖掘优秀文化内涵,打造特征鲜明的融合产品第70-72页
  3.注重营销手段的融合,构建多元营销网络第72页
  4.加强服务标准的融合,构建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第72-73页
  5.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多渠道获取旅游创意人才第73-74页
六、 结论第74-76页
 (一) 研究结论第74页
 (二) 研究局限第74-75页
 (三) 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 郑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调查问卷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游憩商业区互动发展研究--以开封鼓楼RBD为例
下一篇:遵从自然本性而生活—《沉思录》中包含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