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物承自然--《天工开物》造物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2章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 第13-19页 |
·宋应星的生评 | 第13-15页 |
·名门望族家道中落——家庭背景 | 第13-14页 |
·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学习背景 | 第14页 |
·科场黑暗放弃科举——人生转折 | 第14页 |
·万里远游潜心实学——《天工开物》的由来 | 第14-15页 |
·应运而生的《天工开物》 | 第15-19页 |
第3章 实学为本经世致用——《天工开物》的功能观 | 第19-31页 |
·实体达用真金不镀 | 第19-24页 |
·物有所需——造物满足需要 | 第19-20页 |
·物尽其用——功能至上,装饰为辅 | 第20-24页 |
·经济实用务实重民 | 第24-31页 |
·经济性原则——异于艺术的根本 | 第24-27页 |
·济世利民重农务实 | 第27-31页 |
第4章 开物成务格物致知——《天工开物》的科技观 | 第31-41页 |
·科技为本匠心独运 | 第31-38页 |
·严谨的科学性——造物的态度 | 第31-33页 |
·巧夺天工的技术美学 | 第33-38页 |
·系统性 | 第38-41页 |
·整体与部分 | 第38页 |
·关联与协调 | 第38-39页 |
·优益与优化 | 第39-41页 |
第5章 天覆地载循环往复——《天工开物》的伦理观 | 第41-47页 |
·物承自然天人合一 | 第41-44页 |
·天工与开物 | 第41-42页 |
·天人合一 | 第42-44页 |
·循环往复持续发展 | 第44-47页 |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 第44-45页 |
·废物利用循环不止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