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1 引言 | 第7-15页 |
·番茄栽培规模现状 | 第8页 |
·番茄衰老机理及表现 | 第8-9页 |
·夏秋露地番茄早衰原因 | 第9页 |
·影响番茄衰老的环境因子 | 第9-11页 |
·水分因素 | 第9页 |
·温度因素 | 第9-10页 |
·土壤、肥料因素 | 第10页 |
·矿质元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第10-11页 |
·影响番茄衰老的栽培技术原因分析 | 第11-12页 |
·种植早熟品种,是造成早衰的重要原因 | 第11页 |
·苗龄过大是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11页 |
·肥害是引起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11页 |
·病虫害加快了植株早衰 | 第11-12页 |
·药害也是引起植株早衰的原因之 | 第12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正当使用引起植株早衰 | 第12页 |
·不正当的管理,也往往引起植株早衰 | 第12页 |
·植株调整对衰老的影响 | 第12-13页 |
·根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第12页 |
·叶片间的关系对植株衰老的影响 | 第12-13页 |
·茎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第13页 |
·夏秋露地番茄栽培中抗早衰措施 | 第13-14页 |
·选择抗早衰品种 | 第13页 |
·轮作 | 第13页 |
·增施有机肥及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 第13页 |
·培育壮苗 | 第13页 |
·使用生长调节剂 | 第13页 |
·加强田间管理 | 第13-14页 |
·本试验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试验目的、意义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5页 |
·试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15页 |
·栽培过程 | 第15-16页 |
·育苗及管理 | 第15-16页 |
·定植整枝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指标测定 | 第16-19页 |
·番茄形态指标测定 | 第16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 第17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17-18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0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茎粗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各处理下番茄茎粗动态变化比较 | 第19-20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株高动态变化 | 第20-22页 |
·各处理下番茄株高动态变化比较 | 第20-22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叶片MDA含量动态变化 | 第22-23页 |
·各处理下番茄株高动态变化比较 | 第22-23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叶片内SOD活性动态变化 | 第23-25页 |
·各处理下番茄叶片内SOD活性动态变化比较 | 第23-25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叶片内POD活性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各处理植株叶片内POD活性动态变化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各处理植株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比较 | 第26-27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下番茄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比 | 第27-29页 |
·各处理下番茄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比 | 第27-29页 |
·不同覆膜及不同整枝方式下番茄总产量比较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3页 |
·试验期间的温度条件 | 第30页 |
·试验期间的水分条件 | 第30-31页 |
·试验期间叶片的生理变化 | 第31页 |
·试验过程中番茄的管理 | 第31-32页 |
·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的几种假说 | 第32页 |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限制及建议 | 第32-33页 |
5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Abstract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