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 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8-10页 |
2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述 | 第10-11页 |
·相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第11-13页 |
3 多糖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影响 | 第13-14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5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灵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 第16-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材料 | 第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19页 |
·灵芝多糖的提取 | 第16-17页 |
·灵芝多糖含量的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17页 |
·灵芝多糖溶液的配制 | 第17页 |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第17-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灵芝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第20页 |
·灵芝多糖对DPPH·的清除作用 | 第20-21页 |
·灵芝草多糖对O_2~-·的清除率 | 第21-22页 |
·灵芝多糖·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灵芝多糖对H_2O_2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23页 |
3 讨论 | 第23-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灵芝多糖对DEN诱导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25-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试验动物及样品的采集 | 第25页 |
·试验动物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8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6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26-27页 |
·常规HE染色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灵芝多糖对DEN诱导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28-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引起小鼠肝脏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32-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试验动物及样品的采集 | 第32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2 试验结果 | 第36-45页 |
·RNA纯度及质量检测 | 第36-37页 |
·肝脏β-actin、H-ras、myc、Rb1、p53mRNA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回归方程的设定 | 第37-39页 |
·肝脏β-actin、H-ras、myc、Rb1、p53mRNA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39-41页 |
·肝脏β-actin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39页 |
·肝脏H-ras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39-40页 |
·肝脏myc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40页 |
·肝脏Rb1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40-41页 |
·肝脏p53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41页 |
·样品扩增的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41页 |
·样品扩增的熔解曲线分析 | 第41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H-ras、myc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H-ras 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myc 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Rb1、p53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Rb1 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灵芝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脏p53 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全文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Abstract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