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中人伤理赔法律问题研究--以上海市理赔乱象的根源分析与制度重整为中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上海市车辆保险中人伤理赔现状及分析 | 第13-25页 |
第一节 上海市车辆保险中人伤理赔之现状 | 第14-19页 |
一、 理赔现状 | 第14-16页 |
二、 亏损原因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人伤黄牛”猖獗之成因分析 | 第19-21页 |
一、 “人伤黄牛”与部分伤残鉴定人员共谋非法利益 | 第19页 |
二、 伤残鉴定机构良莠不齐 | 第19-20页 |
三、 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缺失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伤残鉴定问题之成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反应 | 第22页 |
二、 伤残鉴定的内在属性 | 第22-23页 |
三、 “人伤黄牛”的鼓动和催化效应 | 第23页 |
四、 鉴定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加强源头限制、规范伤残鉴定行为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伤残鉴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一、 主观判断空间过大 | 第25页 |
二、 鉴定结论不严谨 | 第25-26页 |
三、 “鉴定造假”问题严重 | 第26页 |
四、 法院证据采纳中的问题所在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域外关于伤残鉴定的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一、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27-28页 |
二、 德国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三、 美国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解决伤残鉴定问题之对策 | 第30-35页 |
一、 健全和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 | 第30-31页 |
二、 优化伤残鉴定意见之采信规则 | 第31-32页 |
三、 适当放宽重新鉴定申请标准 | 第32-33页 |
四、 完善和强化鉴定机构监督机制 | 第33页 |
五、 建立鉴定机构及人员黑名单制度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加强法律监管、治理“人伤黄牛”现象 | 第35-44页 |
第一节 上海市车辆保险“人伤黄牛”的监管现状 | 第35-37页 |
一、 现行监管制度 | 第35页 |
二、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 第35-37页 |
三、 治理的必要性 | 第37页 |
第二节 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一、 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 | 第38页 |
二、 日本的成功经验 | 第38-39页 |
三、 美国的成功经验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切断“人伤黄牛”黑手之路径分析 | 第40-44页 |
一、 完善“人伤黄牛”监管制度 | 第40-41页 |
二、 建立“交强险”理赔代理人制度 | 第41-42页 |
三、 加强对理赔代理人的行为和执业技能监管 | 第42-43页 |
四、 严厉打击非法的理赔代理行为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