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课题创新与不足 | 第10页 |
|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 第10-15页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 | 第10-12页 |
|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 第12-15页 |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 第12页 |
| ·全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 第12-13页 |
|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 3 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5-23页 |
| ·和谐文化的思想渊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 第15-21页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15-17页 |
| ·近代中国的和谐思想 | 第17-18页 |
|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 | 第18-19页 |
|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和谐思想 | 第19-21页 |
| ·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第21-23页 |
| ·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 第21-22页 |
| ·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 第22-23页 |
| 4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 第23-33页 |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 第23-25页 |
| ·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思想性和时代性 | 第23-24页 |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 | 第24-25页 |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筑就和谐社会精神家园 | 第25-27页 |
| ·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 第25-26页 |
| ·弘扬“以和为贵”的人本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26页 |
| ·坚持“兼爱”的伦理思想,树立高尚的道德观 | 第26页 |
| ·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树立可持续的生态观 | 第26-27页 |
| ·以和谐文化为主导,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27-28页 |
| ·尊重文化差异 | 第27-28页 |
| ·加强文化整合 | 第28页 |
| ·推进文化创新 | 第28页 |
| ·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28-33页 |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第29页 |
| ·加大扶持与投入,增强文化事业总体实力 | 第29-30页 |
| ·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激发文化产业整体活力 | 第30-31页 |
| ·以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注释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